青春黔行│贵州师范大学研学观察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 解锁红色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5:41:00    

7月13日,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追寻红色足迹”研学观察实践队的20多名同学从一堂有趣有料的思政课开启了为期5天的黔东南黎平研学之旅。

在黎平会址纪念馆,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正在给同学们讲课。张浩 摄

在黎平会址纪念馆,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张中俞为同学们带来别开生面的一课。他以“读史使人明智”为引,深刻阐释长征是“转危为安、变危为机”的伟大征程,重点介绍了红军长征在贵州召开的四次重要会议。课堂上,他将知识传授化为生动演绎:讲红军行军危急时,身体前倾、语速急促;谈军民鱼水情时,语调舒缓;谈及“长征”一词的历史渊源,便吟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古代戍边征程与红军长征的精神内核相勾连,让长征的厚重与壮阔可感可触。

“黎平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起点,核心就在于解决了长征‘往哪走’的战略方向问题,为后续历史转折奠定重要基础。” 张中俞在 “伟大转折的起点” 牌匾下热情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谈及黎平会议纪念馆如何吸引年轻人了解历史时,他表示,“为更好吸引年轻人,一方面,我们借助了红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讲好历史文化故事。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助推红色旅游发展,结合贵州资源叠加优势,推动文旅融合。”

这堂思政课让文物成 “活教材”、历史场景变 “活课堂”。队员杨素琴深有感触:“课本里的黎平会议很遥远,今天见着那盏马灯,听着讲解,才真切体会到红军的艰难和当下和平安宁的可贵,由衷感恩党和国家。” 阮铭悦也说:“革命先辈凭坚定信仰走完长征,新时代青年更要传承这份精神,坚守信念。”

张中俞寄语同学们:“长征精神不是陈列的展品,而是要融入血脉的力量,值得我们践行传承!” 课程结束后,他受聘为 “香樟青年・星火” 宣讲团专家顾问。

贵州师范大学“香樟青年·追寻红色足迹”研学观察实践队。张浩 摄

青春的脚步,总在探索与奉献中愈发坚定;黔地的风采,正等待被更多年轻的目光捕捉与书写。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悄然拉开帷幕,无数青年学子怀揣热忱,走进贵州的山川村落、城镇街巷,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的厚度,用心灵感受这里的温度。为此,我们特发起本次征稿活动,诚邀每一位参与者分享你的实践故事与感悟,展现“青春黔行”的美好与力量!

投稿方式

请将作品发送至指定邮箱:gzxxptbjb@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 “青春黔行征稿 + 作者姓名 + 作品名称”。

征稿时间

本次征稿活动自发布之日起,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截止,逾期投稿将不予受理。

相关文章
  • 今年以来,上海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为进一步打造上海“好来好玩好购”新体验,本市“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随申行”聚焦“出行+文旅”场景,推出“出行文旅一日通票”。此次推出的“出行文旅一日通票”(Shanghai Travel Pass),专为短期停留的境外游客量身定制,直接整合上海热门文旅景
  • 这里究竟有何魅力,让媒体把它列入 “人生必去的10座小镇” 之一?贵州 “打卡王” 徐霞客,是如何把这里带上 “热搜” 的?横空出世的 “小镇作题家”,为何连慈禧太后都想招为驸马?今天,我们一起寻访状元故里——青岩,聆听《青岩》民谣。“入青崖城之北门,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阛阓焉”,这是徐霞客当年路
  • 8月16日,“科创无界•智联黔泰”中泰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走近尾声,当日中泰学生们走进贵州大学,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了解学校120余年建校历史,聆听了一场有关中泰文化交流的讲座,下午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内体验了一场飞越贵州的奇幻之旅,换上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打卡多彩贵州城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 邹韬奋是我国著名记者、出版家和革命活动家。在他心中,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做刀。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势中,他不畏强权,创办报刊,以笔为剑,唤醒民众。今天的《抗日英雄谱》,让我们走进邹韬奋的抗日故事。“我个人的安危早置之度外,但我心怀祖国,惓念同胞,苦思焦虑,中夜彷徨,心所谓危,不敢不告,希
  •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沈勇 张家界报道8月7日下午,张家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召开“智赋万企”行动企业服务活动部署会议,局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张家界高新区产业局、各区县科工信局、服务机构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相关负责人对张家界市“智赋万企”行动企业服务活动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