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丝路今昔,体验民族服饰!中泰青少年科普研学乐享文化盛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10:25:00    

8月16日,“科创无界•智联黔泰”中泰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走近尾声,当日中泰学生们走进贵州大学,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了解学校120余年建校历史,聆听了一场有关中泰文化交流的讲座,下午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内体验了一场飞越贵州的奇幻之旅,换上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打卡多彩贵州城少数民族特色建筑,更参与了一次蜡染的有趣创作。多天的科学之旅,以严谨开始,以欢乐结束。

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

参观完贵州大学校史馆后,中泰两国的同学们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内聆听了一场有关中泰文化交流的讲座。从古代丝路讲到数字时代,从日常生活讲到高雅艺术,从当代对话讲到交流互鉴,中泰两国的关系从古至今都密切而友好,讲座内容对这一文化交往的深度剖析让中泰两国的同学们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

“通过老师的细致讲解,我对中泰两国合作共赢、友好发展的历史渊源有了进一步了解,我们这次中泰两国学生的研学活动也可以看作是友好关系的缩影,希望我们能一直将这种友好情谊传递下去。”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的曾灵玉同学表示,会一直与新结交的泰国朋友保持联系,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聆听讲座

当天下午,中泰两国学生打卡了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在馆内体验《红飘带•多彩飞越》。在悬挂式乘骑设备和LED球幕系统的加持下,中泰同学们犹如亲身飞行于贵州壮美山河之上,浏览梵净山、黄果树瀑布、万峰林等诸多省内知名景点,全方位领略贵州的壮丽景色。

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体验《红飘带•多彩飞越》

两国学生还在多彩贵州城体验了少数民族特色服饰和手工蜡染制作。当穿上民族服饰并制作出独一无二的蜡染制品后,同学们完成了深入了解贵州文化的最后一程,纷纷拍照留念,并在回程中互相展示分享自己的蜡染作品。

体验非遗蜡染。

“在过去的6天里,我学到了中国历史,它非常宏伟也很奇妙。从这次旅行中获得的还有来自中国朋友的美好友谊,这些朋友非常欢迎、热情和善良。”穿上苗族服饰的泰国学生Napatsorn Plumeson在阳光下摆出各种姿势,一旁有两位中国同学在帮她拍照。她告诉记者,她很喜欢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并且很感谢能有这次机会让她亲身体验一番,“我在中国贵州省拥有了一次美妙的经历。”她说。

换上民族服饰打卡多彩贵州城

换上民族服饰拍照留影

当晚,还举办了热闹的结营仪式,为参加研学活动的师生们颁发了研学证书,为6天5晚的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17日,两国学生将踏上返程旅途。

贵州教育报记者 刘绍波 李秀锦

实习生 何芳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廖波

三审 王宁

相关文章
  • 这里究竟有何魅力,让媒体把它列入 “人生必去的10座小镇” 之一?贵州 “打卡王” 徐霞客,是如何把这里带上 “热搜” 的?横空出世的 “小镇作题家”,为何连慈禧太后都想招为驸马?今天,我们一起寻访状元故里——青岩,聆听《青岩》民谣。“入青崖城之北门,其城新建,城中颇有瓦楼阛阓焉”,这是徐霞客当年路
  • 8月16日,“科创无界•智联黔泰”中泰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走近尾声,当日中泰学生们走进贵州大学,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了解学校120余年建校历史,聆听了一场有关中泰文化交流的讲座,下午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内体验了一场飞越贵州的奇幻之旅,换上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打卡多彩贵州城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   近日,“歌游内蒙古 清新喀喇沁”喀喇沁旗第四届文化旅游季活动之百姓大舞台系列演出在锦山市民广场璀璨启幕。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喀喇沁旗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成果,为全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舞蹈《赛马》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锦山市民广场上人头攒动。随着
  • 8月8日,一场在万象举行的合作交流会,让中老铁路沿线开发的蓝图愈发清晰。当两国政商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这条钢铁大动脉共商发展大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条铁路的延伸,更是两个国家在互利共赢中迈向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中老铁路从来不止是运输线,更是两国友谊的“连心桥”与合作的“加速器”。从通车至今,它不仅缩
  • 7月26日晚,“村超”感恩晚会的璀璨舞台上,正播放《铭记抗洪》视频,惊心动魄的抗洪画面闪现:数千武警战士向洪水逆行而去,战士们在湍急洪流中搏命泅渡、在暴雨中搭人梯救下被困群众、在危楼中稳稳托起刚出生的婴儿……台下观众泪如泉水奔涌。6月24日洪峰肆虐,搏命泅渡600米、回县人武部取出冲锋舟加入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