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科技守护三江源高原精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0:40: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都是藏羚羊产仔的高峰期。多年来,西藏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种群数量明显增长。让我们穿越千里,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共同探秘科技如何守护这片净土,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总台记者 卢柯宇:这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这片辽阔壮美的土地,正是我身边的藏羚羊的栖息地,也是青藏高原第二大藏羚羊产仔地。每年这个时节,都是它们为繁衍后代而集聚、进行迁徙的关键时刻。

像这样刚出生的小羊仅有3公斤重,50厘米的娇小身躯却要直面生死挑战。它必须在10分钟左右站立,48小时左右硬化蹄部,3天内以40公里时速奔跑,才能跟上母羊的步伐,参与迁徙。

我们如何在尽可能不打扰它们的情况下,守护好这些高原精灵和它们的家园呢?答案,就藏在这片天空与大地之间。请跟随我们一起探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如何赋能国家公园,开启生态保护新篇章。

西藏,是中国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种群数量超过30万只,而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则是8万到10万只藏羚羊的家园,也是它们东部迁徙产仔的重要通道。过去,监测藏羚羊主要依赖工作人员在野外用望远镜现场观察,效率和准确性都受限。如今,“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天上的卫星负责大范围扫描,突破以往视野局限;空中的无人机承担灵活测绘,捕捉更精准的种群动态;地面的基站则专注长期值守,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回传。14个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点日夜运转,守护着高原野生动物和它们的家园。

科技为藏北高原装上“千里眼”,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也见证和守护着生态的改变。

过去,像珠加这样的当地居民以放牧为生,随着国家公园的建设,他们成为生态守护的重要力量,每人每年多了至少1.2万元的劳动报酬及相关绩效奖励。野牦牛、藏野驴成了他们巡护路上的“老熟人”,这般和谐共生的图景,正化作实实在在的生态成效。

截至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共保护恢复河湖植被6000多亩,3万多亩退化草原重披绿装,近1万亩湿地重焕生机,近2万亩沙化土地也逐步恢复。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上升,从曾经的稀少踪迹到如今的频频现身,雪鸡、兔狲、雪豹、白唇鹿、藏羚羊活动的画面都被记录下来,成了一部珍贵的珍稀濒危保护物种“视频名录”。

曾经退化的草场已披上绿装,藏羚羊踏着晨露悠然饮水,牧民巡护的身影与雪山霞光相映成画。未来,这里将继续以绿为墨、以水为韵,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答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都是藏羚羊产仔的高峰期。多年来,西藏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种群数量明显增长。让我们穿越千里,来到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共同探秘科技如何守护这片净土,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总台记者 卢柯宇:这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这片
  • 在位于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的银朵兰中药民族药产业园生产区内,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设备调试。(记者石磊5月2日摄)新疆网讯(记者牟敏)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滩,透着荒凉;企业集群的绿色园区,欣欣向荣。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曾是前者,如今是后者。从二十年前无人区般的“东戈壁”到如今寸土寸金的北区工业园,
  •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西部地区持续优化外贸结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新亮点。其中,笔者特别注意到西藏自治区取得的最新进步。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依托青藏铁路与318国道资源,实现全链条高效联动,整体物流效率提升50%。西藏贸易
  • 美国总统特朗普3日签署行政令,指示美国内政部研究提高外国游客进入美国国家公园的票价,确保美国居民在游览国家公园时具有优先权利。白宫为该行政令发布的说明文件称,提高外国游客门票价格是世界各地国家公园的一项普遍政策。从外国游客身上增收的费用,将为国家公园内部维护项目筹集数亿美元。白宫称,这项行政令兑现了
  • 当地时间6月6日,国产存储芯片“龙头”长江存储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起诉芯片巨头美光和一家名叫DCI的公关传播公司,指控二者合谋散布关于长江存储闪存芯片威胁数据安全的虚假言论。长江存储提交的起诉状截图。长江存储在诉状中指出,自2020年9月起,DCI在其运营的“China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