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再次记录到野外雪豹影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21:25:00    

5月21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介绍,近期,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整理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红外相机拍摄的影像资料时,发现布设于佛山乡“巴美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海拔4800多米的一台红外相机先后于2024年8月25日、8月30日两次拍摄到疑似雪豹的影像,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确认。这是继2024年2月17日和2月19日在德钦县羊拉乡和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记录到雪豹野外影像后,云南在第三个点位再次记录到雪豹野外影像。两次监测点位间直线距离约26千米。

...

...

中国约有雪豹4500只

在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中,专家发现红外相机监测影像中,还记录到与雪豹同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动物(鸟、兽)7目16科28属3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滇金丝猴、林麝、黄喉雉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6种:猕猴、中华鬣羚、水鹿、石貂、藏雪鸡等。IUCN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8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17种,包括棕熊、中华小熊猫、豹猫、林麝、毛冠鹿、水鹿、岩羊、中华斑羚、黄喉雉鹑、藏雪鸡等。

监测结果表明,该地区野生动物多样性丰富,有较为完整的食物链。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兽类生态与进化研究团队负责人蒋学龙研究员认为,雪豹作为顶级捕食者,是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本次在德钦佛山巴美再次记录到雪豹影像以及其他与雪豹“同框”的野生动物,进一步证实了此前对雪豹在云南省内可能存在更多分布点位和更大分布区的推测。

雪豹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分布于从中亚至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广袤的高山,最高海拔可达5800米,是全球分布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结果,目前,全球野外雪豹种群规模为7446只—7996只。中国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区,估计约有4500只,约占全球雪豹种群的60%。

云南曾于去年2月首次发现雪豹影像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介绍,雪豹有“雪山之王”之称,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分布于从中亚至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高山生境。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结果,全球约60%的雪豹种群分布于中国,滇西北是雪豹的边缘分布区。

在中国境内,雪豹已知和潜在分布区涵盖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8个省(区)。云南省西北部是雪豹的边缘分布区。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滇西北地区开展动物资源调查过程中,曾从迪庆州德钦县供销社获取一张雪豹的皮张标本;在对滇西北地区高山牧场牧民和曾经的老猎人访问调查亦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雪豹在德钦县白马雪山、香格里拉市浪都村等地有出现记录。

2024年2月19日和2月17日,在迪庆藏族自治州2个不同点位布设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雪豹的影像。这是云南首次野外监测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雪豹影像,证实了雪豹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在云南省的分布。回收的2台红外相机分别布设于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候选区海拔4500米和德钦县羊拉乡海拔4800米的监测点,此次发现表明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三江并流地区是横断山区雪豹种群重要的扩散通道和栖息地之一。

据悉,“巴美滇金丝猴公益保护地”是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等13家单位为推动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整体保护,采取政府主导、社区为主体、专家团队和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保护模式,于2019年11月在德钦县建立的首个公益保护地,面积约65平方千米,涉及巴美村9个村小组,现已实施6年,成效明显,为自然保护地外区域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示范经验。2024年,巴美保护地入围“OECMs中国潜力案例”。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张小燕

图片/视频: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编辑:贺靖

审核:王海涛

二审:陈唯一

终审:黄翼

相关文章
  • 塔利克·阿尔苏瓦迪“很久以前,我就听说中国西南部有个美丽的省份,被誉为‘彩云之南’。如今,越来越多中东消费者正通过优质农产品了解和认识云南。”近日,阿联酋经济部经济事务高级专家塔利克·阿尔苏瓦迪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热情洋溢地分享了自己眼中的云南。近年来,中国与阿联酋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已连续多年成为
  • 红网时刻新闻7月19日讯(通讯员 刘哲)7月19日,第二届“我的村庄”乡村振兴影像创作工程正式启动,影像大展征稿活动也从即日起开始征稿。同日,为进一步推动本次创作工程开展,全省乡村振兴摄影创作专题培训班在“杂交水稻发源地”——怀化市洪江市安江农校纪念园开班。7月19日,第二届“我的村庄”乡村振兴影像
  • 有人受伤较重或突发急症需要去医院?——打“120”叫救护车。这和报警打“110”、发现火灾打“119”一样,是生活常识。近年来,我国多地急救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也为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不过,实践中也发现,跨省市的长途医疗转运体系仍有待完善。院前急救网络不断完善,急救效率
  • 新疆网讯(特派奇台记者江斌伟)现场掰开豆荚,饱满的绿色籽粒如翡翠般圆润……7月3日,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坎尔孜乡奇台麦类试验基地,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开展的50亩“云豌118”鲜食豌豆示范田迎来终考,经过专家组严谨测算,最终鲜荚产量以亩产1313.99公斤
  • 科技小院专家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供图聚焦2020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科技小院的建设工作,在省科协的大力推动下,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多领域、多学科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为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5月,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同意设立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