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诫:警惕过量脂肪悄悄摧毁消化系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2 11:18:0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对奶茶、炸鸡、麻辣烫等高油高脂食物情有独钟,与此同时,很多人也无暇顾及日常运动和锻炼。对此,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宋吉涛提醒说,体内过量的脂肪会让身体发生一系列糟糕的生理变化,其中首先受到波及的,便是肩负营养摄取与废物排泄重任的消化系统。

肥胖会侵害身体的“营养加工厂”

  当肥胖对身体产生一系列影响时,食管是最先被波及的,因其是食物从口腔通向胃部的“咽喉要道”。宋吉涛解释说,在肥胖群体中,腹腔内过量堆积的脂肪会给胃部施加一股向上的反作用力,随着腹内压的持续升高,胸腔与腹腔之间负责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的“食管裂孔”会受到反作用力挤压而造成扩张,导致贲门括约肌松弛。进食后,胃内分泌的大量胃酸更易越过食管裂孔抵达食管,随即产生烧心、反酸等症状,“胃食管反流病”乃至“糜烂性食管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随之升高。

  宋吉涛告诫,食管若长期遭受胃酸反流的侵蚀,不仅会殃及食管黏膜引发炎症,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促使食管黏膜细胞异常增生,增加罹患食管癌的概率。

  在消化系统中,胃扮演着“搅拌器”与“储存器”的角色,负责对摄入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与搅拌。宋吉涛强调,当人体处于肥胖状态时,一方面会使胃的排空速度减缓,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由此形成消化不良、餐后饱胀等不适症状;另一方面,胃壁内外脂肪组织的堆积会挤占胃腔空间,妨碍胃的正常蠕动。此外,脂肪细胞会分泌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等多种炎症因子,持续刺激胃黏膜,增加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生风险。长此以往,炎症刺激胃黏膜所致的不典型增生,极有可能演变为癌前病变。

  宋吉涛介绍,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与代谢器官,在脂肪的代谢、解毒、合成等生理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当身体肥胖时,肝脏内脂肪代谢失衡,大量脂肪在肝细胞内积聚,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宋吉涛提醒,若未能及时加以干预,脂肪肝可能逐步进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恶化为肝硬化或肝癌。

  不仅如此,与肝脏紧密相连的胆囊,同样难逃肥胖的侵害。宋吉涛解释,肥胖人群往往存在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且对高糖、高脂食物青睐有加,这会促使胆汁成分发生改变,使其中的胆固醇饱和度增高,更易析出和凝结成胆固醇结晶,最后发展为胆结石。胆结石不仅会带来胆绞痛、胆囊炎,还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胆道感染与胰腺炎。

  胰腺身为消化酶的“生产基地”,一旦陷入脂肪的重重包围中,运作起来将十分艰难。宋吉涛介绍,当因肥胖而患上高脂血症时,血清会呈现出黏稠、浑浊的乳白色,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胆结石,当胆结石从胆囊掉入胆管,并卡在胆管和胰管的交汇处时,胰液的正常流动就会被阻断,胰液无法顺利排出时,就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与排泄废物的关键场所,其健康状况与整体消化系统功能息息相关。宋吉涛指出,肥胖会打破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致使有害菌数量增多,有益菌数量减少,让肠道菌群失衡。与此同时,与胃相似的是,过量的脂肪会减缓肠道蠕动速度,造成便秘或腹泻。

  此外,脂肪氧化生成的过氧化脂质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肠道黏膜,引发慢性炎症而埋下长出肠道息肉的隐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结直肠癌的概率较正常体重人群高出约30%,究其原因,肠道息肉正是结直肠癌前病变的重要“推手”。

科学管理体重为消化系统“减负”

  当发现腰围数值增高时,许多人认为少吃甚至不吃就能快速减重,宋吉涛表示,这是错误且危险的,过度节食会使身体进入“饥饿模式”,基础代谢率降低,身体消耗热量的能力下降。同时,胃肠道因缺乏食物的刺激,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消化功能紊乱。长期过度节食还可能引发营养不良、贫血、月经紊乱等健康问题,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极易反弹。

  宋吉涛提示,借助科学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提升健康水平。在饮食方面,增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的精细加工食品,如含糖饮料、油炸食品等;采用“蔬菜优先”的进餐策略,每餐先食用适量蔬菜,以增强饱腹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占比。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全面健康检查。

  老年人不宜过胖,同时也不宜过瘦。老年人科学管理体重可以从饮食、运动、监测3方面入手。“老年人要多吃优质蛋白,鱼、蛋、奶、豆类等都是老年人补充蛋白质的关键。”此外,还可以适度做些有氧运动,防止肌肉流失。

  对于青少年,盲目减少食量会导致重要营养素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身高增长、降低身体免疫力,还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摄入过多高热量、低营养的精细加工食品,是青少年肥胖的重要诱因。白米饭、白面包、蛋糕、糖果等食物口感香甜,但因过度加工导致膳食纤维流失,营养单一且热量较高。这类食物进入人体后消化吸收速度快,易使血糖快速上升,多余糖分转化为脂肪囤积。与之相反,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既能提供全面营养,又能通过增加饱腹感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因此在均衡饮食中适当增加水果蔬菜摄入,更有利于体重控制。

  宋吉涛表示,肥胖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是一个慢性且渐进的过程,每一次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改变,都是对消化系统的有力守护。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与科学干预,可以阻挡肥胖相关疾病的来袭,有力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运转。

  (衣晓峰 张力升)

相关文章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对奶茶、炸鸡、麻辣烫等高油高脂食物情有独钟,与此同时,很多人也无暇顾及日常运动和锻炼。对此,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宋吉涛提醒说,体内过量的脂肪会让身体发生一系列糟糕的生理变化,其中首先受到波及的,便是肩负营养摄取
  • 你爱吃腐竹吗?尤其是涮火锅、凉拌菜、麻辣烫里腐竹吸饱了浓郁的汤汁柔软又入味每一口都是享受但你可能不知道这种看似清淡的豆制品热量其实比猪大肠还要高哦!干腐竹的热量,难以想象!咱们先来看看《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上的一组数据:干腐竹,每100克热量为461千卡,脂肪含量为21.7克;猪大肠,每100
  • 【来源:新华网】夜幕降临,城市渐渐沉睡,而你却依然清醒?一项研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不仅让人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风险。据《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我国48.5%的成年人正在经历睡眠困扰,且困扰率随年龄增长逐渐攀升。其中,睡不着、起夜多、容易醒等
  • 清晨的闹钟声响起,你是否会瞬间冒火,心情差到极点,感觉自己像个随时要炸的火药桶?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被起床气支配的经历。起床气是发生在睡眠之后的一种负面情绪,医学上称为“睡眠惯性”或“睡眠惰性”,它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人际关系。缓解起床气妙招来助力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要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
  •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小小年纪,肚子上就有了“游泳圈”跑几步就气喘吁吁超重肥胖不仅可能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还可能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正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近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联合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中和社区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