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千年技艺,感悟匠心传承——暑期“非遗+研学”走进寿州豆腐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6 10:55:00    

暑假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研学”活动在安徽淮南寿县双桥镇大郢村展开。孩子们围在省级非遗“玛瑙泉豆腐宴”传承人张士宏身旁,目不转睛地看他手持菜刀,在柔软的豆腐上运刀如飞。短短一分钟,一块方寸之间的豆腐便在手中绽放成千丝万缕的菊花形态,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

这不仅是厨艺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作为豆腐的发源地,寿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当地积极推动“非遗+研学”“非遗进校园”等项目,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拓展文旅新业态。

张士宏15岁开始学艺,如今已是中国烹饪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他不仅练就了“豆腐穿针”“萝卜雕花”等绝技,更致力于挖掘豆腐背后的文化内涵。“我想用自创的菜品宣传寿县,讲好美食故事。”为了将菜品与地方文化结合,他常去博物馆、报恩寺听故事,回来后反复试验,最终将“刘安点丹”“淝水之战”“时苗留犊”等历史典故化作一道道精美菜品。

其中,“时苗留犊”这道菜背后还有一个关于清廉的故事。张士宏将豆腐做成微雕牛车的造型,寓意东汉县令时苗离任时留犊于寿春的佳话。“豆腐是白色的,做人做事也要清清白白。”他说。

更让人欣慰的是,这项非遗技艺正在薪火相传。张士宏的儿子张旭从小耳濡目染,如今24岁的他已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致力于豆腐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希望能成为父亲那样出色的工匠,把家乡的豆腐宴文化发扬光大。”

除了家族传承,张士宏还积极开展公益教学,打破“传男不传女”的陈规,培养出大批优秀弟子。他开创“非遗+合作社”模式,带动千余农户增收,让非遗真正“活”在民间、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夏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豆腐制作、聆听历史故事,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匠心精神。正如张士宏所说:“豆腐终会消化,但文化的滋味永驻心间。”

“非遗+研学”正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一座桥梁,让千年文化在体验中传承,在传承中绽放新的光芒。

相关文章
  • 暑假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研学”活动在安徽淮南寿县双桥镇大郢村展开。孩子们围在省级非遗“玛瑙泉豆腐宴”传承人张士宏身旁,目不转睛地看他手持菜刀,在柔软的豆腐上运刀如飞。短短一分钟,一块方寸之间的豆腐便在手中绽放成千丝万缕的菊花形态,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这不仅是厨艺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
  • 文|红餐网 何沛凌江西小炒掀起的热潮未散,“漂亮饭”江西菜已悄然接棒。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汉等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一批主打沉浸式地域美学、精致产品呈现与文化体验升级的江西菜品牌正在引发排队热潮。与江西小炒以“香辣下饭”“平价快餐”为标签不同,这批江西菜品牌,从市井街边走向商场核心区,人均消费也从
  • 本网讯(通讯员 骆丽霞)近日,由湖南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主办、永州市福利彩票中心和宁远县民政局协办的 “福泽潇湘・精彩童年”乡村夏令营公益项目,历经一个月圆满结束。永州市福彩中心、县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妇联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参营师生、家长、福彩业主等人员参加结营仪式。“福泽潇湘·精彩童年”乡村夏令营
  • 8月16日,“科创无界•智联黔泰”中泰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走近尾声,当日中泰学生们走进贵州大学,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了解学校120余年建校历史,聆听了一场有关中泰文化交流的讲座,下午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内体验了一场飞越贵州的奇幻之旅,换上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打卡多彩贵州城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   近日,“歌游内蒙古 清新喀喇沁”喀喇沁旗第四届文化旅游季活动之百姓大舞台系列演出在锦山市民广场璀璨启幕。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喀喇沁旗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成果,为全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舞蹈《赛马》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锦山市民广场上人头攒动。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