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制作播出纪录片百余部 纪录片“福建出品”受关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7 17:25:00    

中新网福州3月16日电 (记者 闫旭)“福建正以其丰饶的文化富矿和开放包容的国际视角,成为纪录片创作与推广的一方热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范宗钗16日受访时表示,“‘福建出品’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文化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纪录片“福建出品”成为文化界的一大现象。在正于福州举行的第二届海丝纪录片大会上,这一现象备受业界关注。其背后的创作逻辑与文化价值,成为纪录片制片人、导演、学者等热议的话题。

福建自古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沃土,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到当代“一带一路”的枢纽重镇,福建以丰富多彩的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妈祖文化、海丝文化等文化形态,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叙事锚点与情感共鸣。

近年来,福建每年制作播出纪录片100多部,涌现大量精品力作。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福建推动中外联合制作纪录片《鼓岭家书》《黄檗》《海丝双城记》等,实施“视听福建”海外播映计划,已经在25个国家播出纪录片60部。

其中,中美合拍的纪录片《鼓岭家书》取材于一段发生在福州的“鼓岭佳话”。百余年来,关于跨国友谊、珍惜美好回忆的感人故事延续至今。

拍摄过程中,《鼓岭家书》制作人刘思沅多次来到福州。“我理解了为什么鼓岭是那么多外国朋友终生难忘的梦中之地。”刘思沅说,中美制作团队都希望更完美地呈现故事内容、表达真实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没有距离,这也是鼓岭友谊的一种传承。

此次大会期间,“福建出品”纪录片片单发布,包括《鼓岭家书》在内,《万里茶道》《两岸情缘》《我家的两岸故事·思源季》《一路飘香·马来西亚篇》等20余部纪录片,被列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2025年的播出计划。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看来,“福建出品”的纪录片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以“人”为尺度来进行精品创作;以“真”为力量,从真心出发;所展示的天地人伦、中外风貌和历史烟云等,都有着立足福建面向世界的观察。

“福建出品的纪录片具有高水准、高辨识度和高影响力的特点。”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评价道,福建纪录片从业者扎根本土、放眼世界,以大气深邃的思想风范、鲜明独特的创作风格、张弛有度的艺术风度,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陈加伟带领团队创作了《台湾1945》《船政学堂》《大儒朱熹》《鹰厦铁路》等享誉海内外的纪录片。对脚下这片创作热土的文化底蕴,陈加伟充满自信。

“福建是中心和边缘汇集、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交集、东西方文化交流重要的地方。”陈加伟认为,福建文化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使“福建出品”的纪录片所传递出的文化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 据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截至8月20日19时20分,由江苏电影企业领衔出品的《南京照相馆》观影人次超7448.43万,票房超26.36亿元,已超江苏出品的另一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观影人次、票房纪录,成为江苏出品票房最高影片,同时,观影人次、票房均迈进中国影史国产片前30强。《南京照相馆》
  • 福建漳州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更新显示,杨敦旭已任福建漳州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敦旭,男,汉族,福建漳浦人,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任福建省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主任。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任福建省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 8月16日,“科创无界•智联黔泰”中泰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走近尾声,当日中泰学生们走进贵州大学,参观贵州大学校史馆,了解学校120余年建校历史,聆听了一场有关中泰文化交流的讲座,下午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内体验了一场飞越贵州的奇幻之旅,换上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打卡多彩贵州城少数民族特色建筑,
  •   近日,“歌游内蒙古 清新喀喇沁”喀喇沁旗第四届文化旅游季活动之百姓大舞台系列演出在锦山市民广场璀璨启幕。本次活动旨在全方位展示喀喇沁旗文旅体农商融合发展成果,为全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舞蹈《赛马》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锦山市民广场上人头攒动。随着
  • 福建省林业局官网“领导之窗”一栏最新更新显示,石家泉已任福建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家泉,男,汉族,1972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石家泉曾任福建省林业局政策法规处(执法监督处)处长、执法监督处处长、办公室主任等职。来源|观八闽 综合福建省林业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