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两个团队9名师生共获2025年“科学突破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20:45:00    

近日,被誉为“科学奥斯卡奖”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2025年度获奖名单揭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四个大型国际合作实验——ATLAS、CMS、ALICE和LHCb获颁基础物理突破奖。中山大学在其中两个实验中作出重要贡献,9名师生作为合作组署名作者位列获奖名单中。

在此次基础物理学突破奖的获奖者中,中山大学目前在校或曾在中山大学工作学习过的师生共9名。ATLAS合作组:刘洋(教师)、刘炳萱(教师)、耿聪(教师)、吴敏麟(博士后)。CMS合作组:尤郑昀(教师)、卢梦(博士后)、李静舒(2020级博士生)、邓森(2020届本科生)、王晰宁(2022届本科生)。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2017年正式加入CMS合作组,团队成员包括1名教师、1名博士后、3名博士生及多名本科生。中山大学CMS团队在多玻色子电弱相互作用测量、标准模型精确检验和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寻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山大学CMS团队10余名师生还参加了CMS探测器升级项目中前向缪子探测器气体电子放大器GEM的研制,以及电子学板的生产和批量测试工作。

中山大学理学院2022年正式加入ATLAS合作组,团队成员包括2名教师、1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及多名本科生。中山大学ATLAS团队在新物理寻找(包括暗物质、超对称粒子及额外维迹象)等方向已产出了近10项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中山大学ATLAS团队还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负责半导体传感器抗辐照性能的研究工作,以及ATLAS探测器升级项目中国组探测器模块的制备与检测。

中山大学ATLAS和CMS团队的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山大学的资助。未来,中山大学ATLAS和CMS团队将继续深度参与LHC的下一阶段运行和升级,在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为揭示物质基本结构与宇宙演化规律作出更大贡献。

“科学突破奖”于2012年创立,旨在表彰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工作,并弘扬基础研究对人类的重要性。“科学突破奖”单项奖金额居全球科学奖项之冠,同时将颁奖典礼打造成堪与奥斯卡奖相媲美的红毯盛典,因此又被称为“科学界奥斯卡奖”。

当地时间2025年4月5日,科学突破奖基金会在美国洛杉矶宣布了2025年科学突破奖获奖者名单。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13,508名研究人员共同荣获2025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该奖项旨在表彰这些物理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对希格斯粒子性质的详细测量研究确认了对称性破缺产生质量的机制、发现新的强相互作用粒子、研究稀有过程和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进行最短距离及最极端条件下的自然探索”。这是科学突破奖历史上首次将重要基础研究奖项授予大型国际合作组的全体成员,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协作推动前沿科学发展的充分肯定。除中山大学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十余所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参与了这些项目。四个实验合作组分享300万美元的奖金。这些奖金将被用来设立奖学金以支持各合作单位博士研究生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此次获奖也是中国科学家继2016年后第二次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标志着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持续贡献得到世界认可。

文丨记者 陈亮

图丨学校供图

相关文章
  • 青春之城 向新发展在逐梦与归航的交织中,合肥以其独特的青春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此工作、定居。几年前,合肥师范学院老师杜正婷、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张玉荣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同的抉择:投身合肥,开启新的生活与事业篇章。他们的选择,不仅是对个人职业道路的新探索,更是对合肥这座青春之城蓬勃活
  • 阳光讯(廖小艺 蒋立邦 记者 李希)“县人民医院的大夫不仅给我看了病,还给我存了他们自己制作的科普视频,犯病了咋处理、拨打哪些电话里头都说了,体贴的很啊!”最近,在留坝县的村组街道、户下院场,一支支医疗服务队,正不断用脚步铺就医疗服务的全域网。在镇中心卫生院,义诊团队的医务人员一到便上岗,为前来看病
  • 近日,中山大学与珠海经开区企业珠海中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中冠”)就“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合成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中山大学向珠海中冠许可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合成的相关专利技术,双方共同对后续规模化产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预期在珠海中冠建成产量达30万吨/年规模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梦莹 实习生 武春晶)“特别感谢他们,要不是他们,我现在可能还在忍受着伤口的一次次破溃。”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收到来自患者张女士的锦旗,感谢其为自己解决了病痛。  原来,在两年前,张女士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一年半后发现囊袋处皮肤小片发黑
  • 进党校“科学与中国”院士进党校科普报告会在市委党校举行。 庆阳融媒记者 张倩 摄4月25日,“科学与中国”院士进党校科普报告会在市委党校举办,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郑晓静作题为《沙漠-风沙-力学》的报告。会上,郑晓静运用大量案例说明和翔实数据对比,对风沙环境治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