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出惠侨举措 守护侨界“一老一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1:04:00    

当前,各地侨乡推出一系列惠侨举措,精准帮扶侨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让“一老一小”暖心舒心,也让海外侨胞放心安心。

“我的父母每天在村里的长者食堂用餐,菜品新鲜又丰富,让我们在外的子女很放心。”旅居意大利的侨胞黄均台说。黄均台的家乡在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村中的长者食堂一日三餐每人每月仅需210元人民币,还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

明溪县有“八闽旅欧第一县”之称,梓口坊村几乎“家家有华侨、人人是侨眷”。村里建有一座医养结合中心,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起居照护、基础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其中不仅有长者食堂,还有医疗室、健身房、阅览室等,满足老人的康养需求。

“多亏有志愿者上门维修,不然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前阵子,家住广东省汕头市红荔园小区的归侨老人郑阿姨遇到烦心事,邻居家下水道堵塞导致她家中严重积水,拨打“侨心桥”服务专线后,问题当天就得到解决。

这得益于汕头市推出的“侨心桥”惠侨长者智慧养老公益项目,通过组建志愿服务队、设立社区服务站、开通服务专线,为归侨侨眷老人提供生活保障,服务涵盖紧急呼援、送医上门、家庭保洁、电器维修等。

在广东省恩平市,相关部门推出侨留守儿童“双家长制”,志愿者与孩子结对,和家长共同助力其成长。“小雯现在开朗自信多了。”恩平海外联谊学校教师郑翠芳这样描述结对帮扶对象小雯的变化。半年多来,在郑翠芳耐心细致的照顾下,性格腼腆的小雯渐渐愿意向她敞开心扉。

为守护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恩平市近年来还以“侨童学堂”为中心,联动多所华侨华人子女集中的学校,推出“关爱小候鸟”“爱心妈妈”等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堂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引导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谢谢‘红马甲妈妈’陪我们过生日!”日前,一场集体生日会在浙江青田瓯南街道石门社区举行,10余名“侨守孩”与“红马甲妈妈”一起做手工、吃蛋糕,在欢声笑语中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去年4月起,青田传媒集团联合瓯南街道石门社区等单位,发起“红马甲妈妈”结对关爱侨留守儿童行动,将家庭帮扶、集体活动和陪伴成长相结合。一年来,定期开展微心愿、亲子节日、参观研学等活动,还组建医护团队,每月为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和视力测试。

青田有大量华侨在外、老人留守的家庭,相关部门推出“家护通”应用程序,下设生活守护、安全守护和健康守护三个应用场景,满足老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来源:中新网)

相关文章
  • 4月28日晚上9时许,在亮马河边的渔阳饭店附近,一位老人落入水中。一名小伙子一跃跳进水中,在岸边多位市民的帮助下,将老人成功救上岸。今晨,被救老人的家属通过网络发声,希望找到这些好心人以表达谢意。“有人掉水里边了,扑通一声,快来救人啊!”据现场目击者描述,4月28日晚上9时20分左右,在渔阳饭店北侧
  • 4月26日,咸阳市公益志愿者分会联合咸阳新思路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组织志愿者80余人走进新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司魏村福寿乐养老院,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在按摩服务区域,志愿者耐心地为老人按摩肩膀、捶打腰背,一边按摩一边询问力度是否合适。“爷爷,您平时多活动活动肩膀,我教您几个简单的动作。”志愿者细致
  • 近日,龙江镇新华西村联合志愿者团队及专业康复师,共同开展康复师入诊活动,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服务。在现场,康复师根据长者的具体情况开展艾灸服务,精准选定穴位,点燃艾条悬灸,借温热之力通经活络、调和气血。在理疗驿站完成理疗康复后,新龙养老服务联动南海仁光颐老康复中心,组成“社工+康复师+志愿者”
  • 在山东威海的康养社区活动室里,72 岁的王奶奶正往玻璃罐里分装红枣和桂圆干。这个看似普通的习惯,却是两项省级健康干预项目的核心观察对象。当现代营养学还在争论补充剂的功效时,这两种传统食材用一年时间,在 600 多位老人身上书写了关于 "食物疗法" 的新答案 —— 不是特效药的奇迹,而是微小坚持里的代
  • 视频来源: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央广网宁波4月17日消息(记者 俞烨)“时间就是生命,我不能在120来之前什么事都不做!”七旬大爷因食物卡喉瘫倒在地,惊魂瞬间,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首南派出所民警张阳用教科书式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在黄金急救60秒内抢回一条生命。近日,鄞州公安首南派出所接到店家报警称,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