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我的幼儿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07:10:00    

许下成长心愿。陆艳 供图

最后一次吃幼儿园美味的饭菜。 陈霞芳 供图

我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毕业生。张瑶 供图

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毕业是件大事,它是3年在园生活的结束,是一个学段的结束。为庆祝孩子毕业,开展一系列活动已成幼儿园的惯例。毕业活动究竟有何价值?应遵循什么原则?达到何种目标?正值毕业季,本期学前周刊聚焦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编者

实 践

寻找成长密码

刘越佳 吴雅玲

毕业作为幼儿生命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其意义远不止于身份的转换与情感的告别。在“经历学习”理念下,我们引导幼儿主动梳理过往经历,从中凝练成长力量,并蓄势积极面向未来。这也促使我们超越对毕业仪式的关注,转而深度挖掘毕业活动的核心价值:将零散的生活经验转化为可迁移的成长品质;将离别的感怀升华为对成长力量的确认与对未来挑战的积极期许。

毕业是什么

对于即将迈入人生新阶段的大班幼儿,毕业意味着什么?幼儿的理解深深植根于真实生活体验,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不仅揭示了幼儿当下的思维状态,更为开展毕业季活动提供了支点。于是教师发起对话:“孩子们,你们觉得毕业是什么?”“就是要离开幼儿园,去小学了。”“是要去学习更多新本领了。”“要和老师、阿姨说再见了。”这些质朴童趣的回应,清晰地勾勒出幼儿对毕业的多维理解:既有对外部环境与身份变化的感知,也蕴含着对内在能力发展与未来学习生活的蒙眬憧憬。这份期待为我们重构毕业活动提供了方向:引导幼儿从关键经历中建构对自我能力及生命成长意义的认知。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3年的幼儿园生活,在众多鲜活的回忆中,大班每日进行的跳绳活动打开了集体热议的窗口。幼儿回顾从“绳子不听话”到“越来越熟练”的历程,一致将其归因于“每天练习”。教师敏锐捕捉到这一朴素经验背后的深刻价值,即时点明“是的,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把不会的事变成会的,把想做的事做好。这就是成长的密码,它让我们越来越能干”。

“成长密码”概念的顺势引入,完成了关键的教育转化,它将幼儿在具体事件中亲历的,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升华为清晰可迁移的积极心理品质,并赋予其形象化、儿童化表达,为幼儿梳理3年成长经历、主动探索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提供了路径。

探索成长密码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是经验的不断重组与改造。这启示我们:唯有引导幼儿主动梳理、提炼丰富的亲历事件,过往经验才能真正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力量。基于此,我们开启了“探寻成长密码”行动,幼儿迫不及待地回忆那些曾带来成功或温暖体验的片段。叶叶说:“我记得小班时我不会剥虾,豪豪坐我旁边,就帮我剥好了。”教师追问:“那这里藏着什么成长密码呢?”叶叶开心地说:“是好朋友。”汤圆说:“我最难忘的是小班春游,大家会带好吃的一起分享,所以分享是成长的密码,它让我们开心。”幼儿展现出的关联能力令人惊喜:当回溯的事件真实且充满情感共鸣时,抽象品质的提取便成为其经验的自然流淌。这一发现印证了“经历学习”的价值:意义,根植于亲历的生命体验。

为使回溯更全面深入,我们邀请家长成为“成长合伙人”,共同沿着小、中、大班时间轴,搜寻蕴含品质意义的典型成长事件,用制作“密码小书”或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具象化地呈现典型事件与品质的关系,并在班级分享。越来越多的成长密码被挖掘出来:坚持、耐心……幼儿逐渐发现,“有些密码出现很多次,很多时候都可以用”。

随着交流不断深入,教师随即引导幼儿自我剖析:“哪些密码已经成为你的好帮手?哪些密码还需要继续练习?”我们约定,在毕业来临之际细数自己掌握了多少个成长密码。他们明白,密码越多、用得越熟练,迈入小学时,脚步就会越自信从容。这时,毕业季的反思活动已然超越了简单的回忆,真正成为促进成长的内在动力。

验证成长密码的力量

成长密码的建构是动态验证的过程。毕业活动的自主筹划过程,恰恰为幼儿创设了天然的验证场域。当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成长密码失效时,认知的失衡恰恰成为触发深度反思、促进密码组合与优化的契机。

当青青因落选毕业典礼主持人而沮丧时,大家真诚建议“讲话时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主持时要面带微笑”。这促使青青从情绪低谷中抽离,主动归因。当她说出“‘认真练习’是我这次使用的密码,下次我会加上‘微笑’”时,多重密码的组合与灵活运用悄然发生。更深刻的是,其他落选幼儿也由此反思:“我总以为已经用了‘勇敢’的密码,但讲的时候还是紧张。”教师适时提问:“那怎样才能战胜紧张?”幼儿的回答令人动容:“心里不能想‘上台很紧张,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要想‘上台要勇敢’,同时在家也要好好练习。”可见,随着成长密码在真实情境中的不断运用与验证,幼儿使用密码的经验也逐渐丰富。

毕业作为教育时序中的特殊节点,其本质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确认。当幼儿能将具体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抽象的成长品质,并自觉运用于新情境时,教育便实现了从经验传递到主体建构的飞跃。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实验幼儿园)

用一首诗,和幼儿园告别

宋晓艳

2021年,稞稞妈妈在朋友圈记录了稞稞的第一首诗:再见了!椅子;再见了!桌子;再见了!床……这首稚嫩的“毕业诗”,让我看到幼儿即将毕业的不舍,也看到了其语言表达、情感认知发展的可能性。

幼儿会写诗吗?毕业活动可以与诗结合吗?稞稞将他的诗展示出来后,幼儿都想写自己的毕业诗。于是,毕业诗创作开始了。

2021年5月,大班幼儿开启了毕业诗创作,因为不会写字,他们决定请爸爸妈妈、教师一起参与。“亲爱的老师,感恩你们的陪伴,亲爱的孩子,你们乘坐的23幼列车即将到站……”最终,这些作品形成了毕业诗集《再见,为了更美好的再见》。但我们发现,初次尝试,成人参与痕迹明显。

此后,我们立足幼儿,努力找寻更适宜的表达方式。比如,运用图文、符号写“告别信”;开展“帐篷里的悄悄话”活动;请幼儿将3年的生活经历画成连环画……

连续4年,毕业诗都围绕感恩、不舍等主题展开,慢慢地,我们感觉走进了死胡同。今年,我们开始思考:除了从形式上突破,还可以怎样做?在与幼儿深入交流后,教师发现了他们讨论的高频词:游戏、朋友等。于是,我们的主题从“不舍”发展到热门话题讨论,毕业诗也演变成了儿童诗。

“吹呀吹,云彩变成小敖丙,双手拿锤,威武有力,和无量仙翁斗到底。”“我的朋友小龙虾,是我和爸爸一起从长满油菜花的地方带回家的,我和爸爸约定了要把它放回家,爸爸说这就是放生。”……

儿童诗初步成型后,如何让表达更多元?幼儿说,可以画出来、唱出来、读出来。为充分尊重幼儿的表达,我们增加了表演和AI(人工智能)演绎。幼儿在AI工具中用语音输入自创诗歌,精美的画作和节奏明快的歌曲就诞生了。

儿童诗为幼儿提供了观察世界的途径和情感表达的渠道,教师也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倾听者和支持者,课程真正起到了服务幼儿的作用。或许,这就是有意义的毕业活动。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十三幼儿园)

用画笔记录成长

林晓璇

我曾问一个孩子:“你知道毕业是什么意思吗?”他想了想说:“就是以后不能来幼儿园了。”再追问是否会想念幼儿园,他点点头,但很快就被旁边的玩具吸引了。这让我深思:幼儿对毕业的理解是模糊的,拍毕业照、表演节目……幼儿明白这些成人视角的仪式的意义吗?我们是否应该更注重幼儿的体验?

在日常观察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印有自己照片的东西。这给我启发:能否让毕业纪念品既实用又能承载情感?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开展“制作自画像马克杯”活动,让幼儿用画笔主动记录成长。

之所以选择杯子,是因为它有多重含义。首先,它实用性强;其次,杯子本身有美好寓意,“一杯子”谐音“一辈子”;最后,当幼儿拿起杯子就能想起幼儿园的快乐时光。而幼儿使用印有自画像的马克杯,会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我长大了”的认知。

设计毕业活动时,我们始终遵循让教育自然融入幼儿日常生活的原则。因此,“制作自画像马克杯”活动并非简单地制作成品,而是让幼儿逐步认识自我、表达情感。

活动始于对“名字”的探索。当听到“妈妈说我出生后常常笑,所以取名‘乐乐’”的分享时,幼儿的眼睛闪闪发亮。一个内向的幼儿发现自己名字里藏着3个正方形,兴奋地拉着所有人看。那一刻,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

随着对名字渐渐熟悉,活动自然过渡到自画像创作。幼儿人手一面镜子,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观察自己:“老师,我的睫毛翘翘的!”“我笑的时候有酒窝耶!”有个男孩坚持要在头顶画两道闪电,那是他引以为豪的新发型。幼儿创作时神情专注,时而严肃对照镜子,时而开心地晃脑袋。那种发现自我的喜悦,远比技巧成熟的画像更显珍贵。

当自画像遇上马克杯,魔法就出现了。在“成长干杯”活动中,幼儿举着印有自画像的杯子互相碰撞,清脆的声响中回荡着纯真的笑。有个幼儿悄悄告诉我:“以后上小学,喝水时就能看见幼儿园的我了。”这句话让我明白,这个杯子已超越了普通容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光胶囊”。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中山幼儿园)

观 点

挖掘多元价值

许玭

幼儿园毕业活动作为幼儿教育阶段的终结性仪式,其蕴含的教育价值远超表面的热闹与欢庆。深入剖析这一教育实践,可发现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三个维度。

情感教育与社会性发展价值是毕业活动的核心维度。在园3年,幼儿与教师、同伴建立了深厚情感。毕业活动通过仪式化的告别,为幼儿提供了表达和释放情感的渠道。例如,上海市虹口区江湾路幼儿园在毕业典礼上播放记录幼儿3年成长轨迹的故事,幼儿看到自己从入园时的哭闹不安到毕业时的自信开朗,情感得到自然宣泄和升华。

从学习经验与能力整合角度看,毕业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展示和整合3年所学的平台。无论是才艺展示,还是亲子互动,都需幼儿调动语言表达、动作协调、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例如,上海市虹口区西街幼儿园坚持近20年的“童话剧表演”,让幼儿自选角色、自制简单道具,在排练过程中自然融合语言表达、艺术表现和团队协作等经验。这种综合性体验不仅强化了幼儿的各项能力,更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为迎接小学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础。

毕业活动还具有显著的身份转换与成长启蒙价值。对即将转变为小学生的幼儿而言,毕业典礼中的证书授予、宣誓等仪式化环节,赋予了这一转变可见的形式和意义。如上海市虹口区体育幼儿园设计的“毕业诗”环节,幼儿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承诺“我要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这种宣言既是对幼儿园生活的告别,也是对小学生身份的初步接纳。

毕业活动要实现多元教育价值,必须遵循幼儿主体性原则,它要求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必须回归幼儿本身。具体而言,毕业活动的每个环节,从主题确定到形式选择,从节目编排到场地布置,都应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承受能力。遗憾的是,不少幼儿园的毕业活动仍暴露出一些值得警惕的问题。

过度表演化已成为困扰许多幼儿园毕业活动的顽疾。在一些幼儿园,毕业典礼越来越向专业演出看齐,追求舞台效果、服装华丽和节目难度,却忽略了幼儿的真实体验和发展需要。这不仅剥夺了幼儿的游戏权利,更可能消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幼儿参与的表面化与片面化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理论上,毕业活动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体验,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限制或追求“效果”,一些幼儿园往往将展示机会集中在少数能力强、表现好的幼儿身上。有的园虽然让全体幼儿上台,但只有少数幼儿担任主要角色。这种“精英式”参与模式不仅违背教育公平,更可能伤害部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幼儿的参与还常常局限于表演环节,而对活动策划、准备过程参与不足。实际上,毕业活动的教育价值恰恰蕴含在全程参与中,将幼儿仅仅定位为“节目表演者”,是对毕业活动教育潜力的浪费。

针对幼儿园毕业活动中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在反思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化改进方案。

精简活动规模、丰富教育内涵是优化毕业活动的首要路径。高质量的毕业活动应既简朴又隆重,经济、环保且有意义。具体而言,可通过简化舞台布景、利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幼儿作品作为装饰、选择性价比高的纪念品等方式控制成本,将节省的资源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活动中。

课程与活动的有机衔接是提升毕业活动教育价值的关键。毕业活动不应是独立于日常活动外的“特别事件”,而应与幼儿园日常活动紧密联系。理想的做法是将毕业活动作为幼小衔接主题活动的总结性环节,在相对长程的时间内,围绕毕业、成长、小学等主题组织系统性教育活动。例如,上海市虹口区实验幼儿园设计的“毕业课程”包含感恩、成长、未来三大主题,而毕业典礼则成为这一课程的集中展示。在这种模式下,毕业活动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园毕业活动的价值,不在于场面的华丽与否,而在于能否在幼儿心中播下三颗种子:对过去经历的珍视、对当下能力的自信、对未来挑战的勇气。

(作者单位: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

避免形式主义的毕业典礼

莫娇

近段时间,各地幼儿园都在举行毕业典礼。但有些幼儿园把毕业典礼局限为一场表演,有的幼儿园毕业典礼充满成人味道。这些都缺乏对教育本质、园所文化传承的思考。

作为幼儿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仪式,毕业典礼不只是一场表演或聚会,更是幼儿情感发展、社会性成长、自我认知形成的重要节点。它用温暖而庄重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毕业”、学会“感恩”、体验“成就”、展望“未来”,为其进入小学注入信心和力量。可见,毕业典礼对幼儿具有重要的阶段过渡及生命成长价值。

幼儿园该如何避免形式主义的毕业典礼,为幼儿留住真正值得回味的童年印记?

毕业活动是赋权幼儿的过程,应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凸显儿童视角、仪式赋能、融合课程、长程渗透等原则。

赋权幼儿,共构仪式。从幼儿的视角、意愿出发,为其全程、全方位地用喜欢的方式参与毕业典礼创造机会。如成人与幼儿共同策划,从环境布置到典礼节目选择,均源于幼儿日常的学习、生活与游戏。此外,典礼上可以回望幼儿的成长足迹,同时展望小学生活,在园长与小学校长、小学生的寄语接力中,实现幼小温暖接力与成长续航的仪式赋能。

融合课程,长程渗透。一场毕业典礼无法承载多元教育内涵,可将其长程、自然地融入课程。如有幼儿园在“再见,幼儿园”主题中,通过“记住美好、感谢有你、我们毕业了”三个系列活动,以多元形式实施。

精简形式,深化体验。在毕业活动中,要引导家长因需参与,不缺席幼儿人生中第一次重大仪式。有时,特有的仪式感也是需要的,如颁发证书、拍毕业照等,但不需刻意,而要在课程实施中自然形成,整个毕业典礼要突出“走心”而非“热闹”。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06日 第02版

相关文章
  • 许下成长心愿。陆艳 供图最后一次吃幼儿园美味的饭菜。 陈霞芳 供图我们都是闪闪发光的毕业生。张瑶 供图对幼儿园孩子来说,毕业是件大事,它是3年在园生活的结束,是一个学段的结束。为庆祝孩子毕业,开展一系列活动已成幼儿园的惯例。毕业活动究竟有何价值?应遵循什么原则?达到何种目标?正值毕业季,本期学前周刊
  • 6月27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老师指导幼儿学习民族舞蹈动作。舞动童真绽放精彩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依托特色幼儿启蒙舞蹈课程培养孩子们的舞蹈兴趣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促进素质教育6月27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老师指导幼儿学习民族舞蹈动作。6月27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第一幼儿园老师指导幼
  • 洗碗池里洗拖把,洗菜池里随便洗手!如果孩子幼儿园的饭菜是在这样“混用”的水池旁准备的,哪个当父母的不心头一紧?北京某幼儿园的一名厨工雷女士就多次这样操作,幼儿园有专门的墩布池,而且要求专池专用,最终,幼儿园辞退了雷女士。由此,引发一起劳动合同纠纷案,在雷女士看来,幼儿园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赔偿
  •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520刚过,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甜蜜的气息。因为谐音“我爱你”,许多年轻人选择在这一天步入婚姻殿堂。当90后、00后成为结婚主力军,不少人开始用五花八门的创意“爆改”婚礼。凤冠霞帔、合卺共饮,新中式婚礼红红火火;“纸片人”捧场,二次元婚礼萌化全场;在沸腾的鸳鸯火锅前交换戒指,就
  • 5月23日下午,济南市槐荫区弘信小学“信耀未来·德润人生”入队仪式暨学生综合素养年度汇报活动举行。来自省市区各级领导、民盟代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属于少年们的荣耀时刻!庄严仪式:红领巾系传承在激昂的少先队队歌声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与会领导为一年级新队员佩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并举行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