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建阳:推行“长幼随学”,为家长解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1:48:0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黄星 通讯员 张莎)“现在接孩子比之前方便多了,‘长幼随学’切实解决了我的困扰。”近日,正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实验小学中山校区门口等待孩子放学的宋星江为该区今年推出的“长幼随学”新政点赞。

今年1月,建阳区教育局发布《城区小学在校生申请城区校转学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建阳城区小学转学工作管理,结合建阳城区小学的实际情况,对“长幼随学”等情况在校生申请城区校转学实行新的规定。

“‘长幼随学’指的是多孩在建阳城区不同学校就读的,监护人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同校转学申请。”建阳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红云介绍,今年起,学校在每年寒暑假开始时发布申请转学公告,申请人到户籍所在片区学校登记申请,经学校审核、提交教育局复核后,若户籍所在片区学校有学位剩余,则按复核通过的申请对象的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逐一录取;若学位不足,则根据申请转学原则,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城区其他有学位剩余的学校或回原校就读。今年春季学期,建阳区已完成“长幼随学”16人,宋星江的孩子便是其中之一。

“我有两个孩子,大的在建阳区实验小学中山校区就读五年级,小的在2024年秋季入学时,因为之前申请的学校学位不足,只能到西门小学就读,来回接送困难。”宋星江告诉记者,“我在寒假看到长幼随学政策公告,立即就提交了申请,现在两个孩子在同一所学校读书,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这真的是一项惠民好政策!”

进入新时代,面对多样化需求,“获得感”成为检验教育民生工作的“刻度尺”。南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落实多孩家庭子女同校就读,是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今年开始,南平市首先在建阳城区推行“长幼随学”举措。接下来,城区小学在校生申请城区校转学工作,将在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逐步试点推进,鼓励各地因地、因校制宜,在学位允许的情况下,推行更有温度的服务举措。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 “以前这里是荒滩,垃圾多。现在水清了,生态好了,柳树成荫、鹭鸟成群,我们在家门口边乘凉边赏景,真是赶上了好时代!”8月14日,白河西岸的上港乡梁埠口村村民齐老汉由衷感慨。近年来,新野县坚持系统治理与源头治理并重,实行生态修复与保护叠加,持续改善县域水生态环境,河道、沟渠消除黑臭水体,变身“城市绿肺”
  • “你有一个快递已经发出,涉及你个人生活不检点的隐私,请保持电话畅通,务必亲自签收,附解压码……”当一条条短信伴随一枚枚装有“裸照”与个人身份信息的匿名包裹,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全国各地公职人员的办公桌上时,一场精心策划的敲诈勒索陷阱已然张开。近日,经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当地法院以敲诈勒索罪
  • 日前,位于东丽湖街道的耀华中学东丽学校高中项目正在推进,标志着东丽区在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升教育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打桩作业,各类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团队在材料控制、扬尘治理等方面均采取了严格措施,力求打造一个安全
  • 暑假本来是中小学生放松身心、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宝贵时光,然而一些学生却一头扎进网络虚拟世界,在手机屏幕前流连忘返。这种“机不离手”的状态,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被
  • 在7月25日召开的南阳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南阳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王向上围绕提升校园安全能力,介绍了上半年主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成效。王向上表示,安全无小事,校园安全更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基本民生。今年,南阳市教育局将安全、质量、改革确定为教育工作三大主题,通过完善机制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