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面发力吸引人才就业创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9 23:0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在全国两会期间广发“英雄帖”后,广东迅速开启抢人行动,“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近日举行。

这场“最强春招会”规格很高,由人社部、教育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主办,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规模也很大,超千家用人单位提供超5万个岗位,吸引来自境内外1000多所高校近12万名学生报名参加。

“这是我见过最大的招聘会,可以感觉到广东省对人才的渴望和珍惜。”北京大学博士岳秋宇仅用三个小时就现场签约,被媒体广泛报道。

按照“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广东的目标是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到广东就业创业。

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和第一人口大省,广东拥有1.27亿常住人口、每天约1.5亿实时在粤人口,同时还连续7年蝉联中国生育第一大省。

不缺人的广东,为何还要全力抢人?

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点,广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人才、渴求人才、珍爱人才,这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业正改变人类社会,而人才作为核心要素,重要性不言而喻。广东,这个向来以创新、开放闻名的经济大省,自然不愿错失发展关键机遇。

同时,经济增长的压力也如影随形。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深入推进,都给广东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广东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但增速仅为3.5%。

“中国‘AI三杰’(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大模型Kimi创始人杨植麟、人工智能领域杰出科学家何恺明)都生在广东但为何都没在广东发展?”的疑问,让原本人丁兴旺的广东,也凸现求贤若渴、留住人才的紧迫感。

广东深知唯有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汇聚各方英才,才能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如今,广东提出将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对于新兴产业人才,广东的渴望更甚。

广东省人社厅统计,目前“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首期已募集超60万个优质岗位。半导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岗位占比超七成。

为吸引人才,广东诚意满满,拿出一系列政策礼包。

高校毕业可享受“五有”,即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扶持、创新有资助、求职有住所、落户有补助。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三好”,即博士后福利好、急需紧缺人才待遇好、高层次人才服务好。其中,急需紧缺人才在广州可享受2年最高100万元的岗位资助。

丰富的产业生态,是广东揽才的一大王牌。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从现代服务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备的产业链条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也是一场双向奔赴,各类人才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将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升创新氛围和综合竞争力,助力广东在全球产业链中迈向更高端。

比抢人更关键的是留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 “投资于人”,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广东不愿落后,也不能落后。

从“发财到广东”到“发展到广东”,一字之变,意味着奔赴广东不只是积累财富,更是踏入能实现自我价值、施展抱负的热土。

(“三里河”工作室)

相关文章
  •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法则,叫做“吸引力法则”。 即是同属性、同领域的人或物之间会相互吸引,相互影响。 易经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你是谁,就会被谁所吸引;你与什么样的人接触,也会变成同样的存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论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的就是不同志趣的人,无法
  • 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据悉,体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龙头的体育服务业快速增长,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20年的68.7%增至2023年
  •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8月19日,陕西有色科创区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举行,3个产业项目先行签约入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刘国荣与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群英共同为陕西有色科创区揭牌,西咸新区管委会主任齐海兵,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
  •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注重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8.4%。稳就业是稳发展的重
  • 上半年,朝阳区广告业发展势头强劲,营收达749.02亿元,同比增速27%,规上广告经营单位727家,占全市的60%以上,稳居全市第一。成绩背后,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精准发力。一起来了解——01筑巢引凤推动广企聚集全力打造数字广告产业高地在广告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朝阳区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优势,汇聚了阳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