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区:“科技+产业”深度融合,锻造科技创新强区硬实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15:38:00    

近日,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年度榜单公示揭晓,历城区凭借强劲的创新实力连续3年荣耀登榜,这份持续三年的亮眼成绩,正是历城区深耕科技创新的生动注脚,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历城区一路高歌猛进,于2024年成功获评“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多项科技创新标志性指标实现质的飞跃。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一举突破50亿元大关,以16.58%的增幅强势上扬,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更是达到3.77%,远超省市平均水平,彰显出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决心与魄力。创新主体培育成果丰硕,2024年248家企业成功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评价入库超920家,入库数量刷新历史纪录,创新活力迸发。高层次人才引进同样成绩斐然,外国专家引进数量突破百人,为科技创新注入多元智慧。技术市场繁荣发展,技术合同额达124亿元且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当下,历城区正紧握“科技+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密钥,以创新为墨、以实干为笔,奋力擘画科技创新强区的宏伟新蓝图,向着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步迈进!

夯实供给根基,筑牢融合“新基座”

在信息浪潮奔涌的时代,空天信息已成为战略资源与经济命脉,2024年9月,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在山东省政府的批复下正式揭牌、落地历城,自此,一场空天信息领域的科研革新壮丽启航,掀开空天信息领域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全新篇章。4月19日,“济南空天信息山东省实验室低空科技成果发布会”开场,低空技术创新发展路线图、低空智能终端产品、基于数字地球的低空管理服务平台、济南市低空装备试验场建设方案这四项科技创新成果闪耀登场,在核心理论、技术架构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低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引领我国低空经济迈向崭新征程!发布会现场,合作签约的“高光时刻”同样令人瞩目。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与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携手,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卫星总装与载荷等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共赢,全力推动低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市场上的“创新硕果”。

在空天信息领域高歌猛进的同时,历城区的平台体系建设正次第铺展,共同编织着产业创新的“技术神经网络”。历城区聚焦现代化产业重点领域,持续升级实验室体系,推进泉城省实验室在纳入中关村国家实验室网络节点的基础上,建设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家,省实验室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2家,各级实验室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加速布局重大创新平台,目前拥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1家,省技术创新中心7家,院士工作站7家,均居全市前列。从实验室到创新平台,随着创新生态愈发完善,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基础不断夯实,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化企业主体,激活融合“动力源”

当科技创新的火种遇见产业发展的沃土,改写行业格局的变革正在上演。

力诺瑞特凭借“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新能源行业耀眼的“双冠王”,基于此技术,近五年新增销售收入超5亿元,让科技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市场效益,成为新能源领域的“实力担当”;鲁研农业良种锚定农业科技前沿,接连拿下重大创新工程与农业良种工程,与省农科院携手育成的济麦44,实现我国小麦强筋品种重大突破,配套“一早二晚”栽培技术,让良种“遇良法”。项目期内,济麦44推广面积达2859万亩,增产粮食超3.8亿公斤,新增利润超32亿元,连续三年稳坐全国超强筋小麦推广面积“头把交椅”,用科技力量筑牢中国粮仓;镕铭微电子一举拿下2024年度全市唯一山东省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51亿元,强度达224%,全力攻关的自研VPU产品,在六大核心维度实力碾压传统方案,成功“出圈”,被百度、阿里、腾讯等全球头部企业争相采用。2024年更是摘得电视技术领域全球最高荣誉——第75届技术与工程艾美奖,成为国内芯片出货量“王者”,用创新芯片书写中国科技产业的“逆袭传奇”……在这些明星企业背后,是778家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创新舰队。

历城区持续开展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培育,2024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20家,较2022年增加14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778家,较2022年增加223家,企业数量的攀升,是创新动能的集聚,更是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的生动注脚。鼓励和支持更多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产业升级的“先锋”,2024年辖区企业获批省重大创新工程等省级项目22个,多类项目获批立项数位于全市前列,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产品落地,企业正架起科技与产业的“桥梁”。历城区以“揭榜挂帅”为抓手,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与市场方向,2024年8个济南市“揭榜挂帅”项目花落历城,覆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生物环保、育种等前沿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如今,历城区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它们以创新为帆,以产业为桨,逐渐成长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中坚力量。

畅通转化渠道,打通融合“高速路”

为破解半导体产业“卡脖子”困局,历城区全力推进济南晶谷研究院落地生根,作为历城区与山东大学深化合作的关键一环,晶谷研究院自诞生起便肩负使命,向半导体产业核心技术发起冲锋。依托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优势,攻关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芯片、光电集成材料与器件、RISC-V CPU产业领域,研发出一系列前沿创新成果。通过技术共享、中试平台支撑,孵化山东晶镓半导体,突破“低位错密度、低应力集中2英寸GaN单晶衬底”批量生产技术,其“1.2英寸高质量GaN单晶衬底制备及产业化”项目入选2024年度“济南市好成果榜单”,彻底扭转我国高端半导体材料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提供核心材料保障,形成“核心技术攻关—成果本地转化—企业梯次成长”的良性循环。

济南晶谷研究院在半导体领域的丰硕成果,只是历城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痛点,历城区积极作为、持续发力。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推进模式——线上,历城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化身“数字红娘”,精准匹配科技供需,发布最新科技政策信息;线下,“专家学者历城行”“稼轩会客厅”两大品牌活动轮番登场,搭建起企业、专家、投资者跨界对话的舞台,线上线下相互赋能,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遇见市场的迫切需求,让前沿技术找到产业化的“最佳拍档”,自2023年品牌活动启动以来,13场活动接连举办,成功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实现多方优势互补、协同创新。不仅如此,历城区还精准锚定成果转化关键节点,全力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两大前沿领域,两家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已然落成,成功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让科技成果在产业化道路上迈出坚实第一步。从资源对接的平台搭建,到关键环节的重点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强力引擎”,正引领区域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加速前行。

当科技创新遇见产业发展,一场“化学反应”正在发生,历城区正以双轮驱动的澎湃动能,在黄河国家战略中刻下“济南坐标”。这里,每个实验室都将成为产业变革的策源地,每家企业都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每个成果转化案例都在续写着“济南创造”的时代篇章。

相关文章
  • 【来源:湖北药监】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今年以来,省药监局襄阳分局强化对上一年度新开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守住质量安全生命线。引导合规,开展一次全项目检查对辖区内2024年度新开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制定专项检查计划,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
  • 今年年初,黔南州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公司黔南分公司(以下简称“黔南移动”)联合推出“黔南政务·移动办”增值服务,“黔南政务·移动办”项目正式揭牌。该营业厅成为贵州首批“帮办”“代办”创新服务平台,获授人社、医保、交通、公积金等27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前,黔南州各县(市)移动自办营
  •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陈思伊)日前,市应急局联合市投资服务中心赴中国石油云南昆明销售分公司,上门开展行政审批服务,集中受理第一批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直接定级加油站的创建审批事项。“今年我们需要评审的加油站有143个,不仅工作量大,还很耗时。这次上门服务,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申报材料缺哪些,面
  • 近日,中山大学与珠海经开区企业珠海中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中冠”)就“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合成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中山大学向珠海中冠许可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元醇合成的相关专利技术,双方共同对后续规模化产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预期在珠海中冠建成产量达30万吨/年规模
  •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近日,内江经开区结合实际制定了《打造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增效提质,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4月29日,在内江市“‘县’在出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江经开区专场上,内江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世锋对这一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内江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