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出发
从成都到乐山需要多长时间?坐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开车130多公里不到2小时。而29岁河南小伙一鑫,却花了4天。
5月11日,一鑫从成都黄龙溪进入府河,划着皮划艇一路南下,中途上岸绕行5次,经历暴晒、逆风、滩涂、激浪,在5月14日抵达了乐山。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在被遗忘的水路上,亲历了“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壮阔,也实现了自己与喜爱的河流的一次对话。

行进在江面(图据受访者)
01
重走被淡忘的水路
用自己的方式抵达幼时向往之地
因为年幼时看到的父母在乐山大佛的一张合影,一鑫一直想亲自去那里看看。怎么才能让这趟旅程更有意义?他想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式——划船走水路。
一鑫三年前来到四川工作,用他的话来说,四川的山水,让他对水的喜爱变得具象——岷江滚滚,滋润着天府之国,见证着这片区域走向发展,人与水,是密不可分的。
也正是来到四川不久后,从事户外俱乐部工作的他接触到了皮划艇这项运动。“划过府河,从华阳到黄龙溪,也在桂林漓江漂流过,走水路,是一种很不一样的体验。”

一鑫规划的路线(图据受访者)
从成都顺府河而下,进岷江,沿江南下,便可抵达乐山。出发前,一鑫通过卫星地图,规划了路线。“成都黄龙溪镇到乐山的岷江二桥,121公里,是我第一次尝试这么长距离的漂流。”
出发前半个月,一鑫就开始了全方位的准备。在路线中提前标识大坝、激流等障碍区域,规划了5个抬船绕行点以及沿途3个扎营点。“我计划用4天完成这趟行程,每天晚上上岸休整。”在充分考虑便捷性、风景等因素后,他将眉山瓦窑村、青神瑞峰镇、平羌小三峡定为扎营点,“这样可以满足我物资补给、充电的需求,而平羌小三峡这个点位,则是想要切身感受李白笔下的‘影入平羌江水流’。”
规划行程时,一鑫的脑子里总会浮现出古人顺岷江而下,经乐山、宜宾一带,从三峡出川的场景。“现在,这样的交通方式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亲身体验一下。”

随行的行李(图据受访者)
02
经历暴晒、逆风考验
转头邂逅最美的落日
然而,出发第一天,一鑫就遇到了困难。
5月11日上午11点过,从成都黄龙溪古镇下水,沿着府河划了14公里,正式进入岷江水域。顶着炽热的阳光,当天下午3点左右,他抵达了导航上标记的第一处抬船点——前方1.5公里处有大坝,需要将船抬上岸,从岸上绕行。

一鑫的皮划艇(图据受访者)
“河床很宽,河滩也比较复杂,我的视角很低,不知道走哪条路上岸。”一鑫回忆,当时,他扛着行李和皮划艇,负重50多斤,“前两次都是快到岸边,发现是泥泞的滩涂,船下不去,脚一踩也要被陷,只能重新找路。”最终,在询问清理河道的工人后,他在反方向找到一条可以上岸的路。“从起水到最终上岸,花了2小时13分。”因为这一突发状况,一鑫的体力严重消耗,也让第一天的行程有些落后,“只完成了计划的80%。”
虽然从成都到乐山是顺流而下,但不少路段水流并不明显。“那几天还有南风在吹,相当于逆风而行。”没有借助任何机动设备的一鑫,只能不断划动双桨。

中途多次遇到障碍需要上岸再下水(图据受访者)
5月12日,行程的第二天,气温达到30℃,在前往青神的路上,一鑫出现了头疼、乏力的症状,“全程穿着救生衣,很闷热,应该就是中暑了。”为了缓解症状,他除了补水、吃高盐食物外,还不停往头上、身上浇水,“到下午四五点,太阳变得没有那么强烈,就慢慢好了。”
趁着状态恢复、太阳还没落山,一鑫加快了划桨的速度,追上了此前落下的行程。当准备上岸时,他转头看到了太阳低悬在水面上,“像是疲惫了一天后,收到了河流送给我的礼物。”
03
在激浪中圆满结束行程
“途中的体验就是意义”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一鑫一直按照既定的计划前行。然而,在距离终点10公里的一个水滩处,他却决定打破自己的计划。
“那里是一个大滩,水流很急,我的皮划艇最多只能承受二级白水,但那里达到了四级。”按照此前的标注,一鑫在距离此处500米的平缓水域上了岸,打算绕过这一危险路段。但实地观察后,他认为,贴着水面最左侧走,有顺利通过的可能,“反正最后一个滩了,翻就翻了!”

中途多次遇到障碍需要上岸再下水(图据受访者)
在猛烈的摇晃中,不断调整姿势,挥动双桨保持平衡……水花四溅,皮划艇稳稳落在了平缓区域,一鑫难掩激动地大叫起来。“一切在那一刻变得都圆满了。这几天的沉闷、辛苦,在那一刻都得到了一个释放。”一鑫说,这个挑战,就如同小时候的期末考试、游戏最后的大boss一样,“是一种仪式感,也算是对我这趟旅程的一个交代。”
为避免影响航道,一鑫在岷江二桥附近上了岸。

最终来到乐山大佛合影(图据受访者)
回忆与河流密切“交流”的这四天,一鑫也难忘那些善意的陌生人:带路的钓鱼大哥、平羌小三峡农家乐邀请他一起吃饭的大姐、终点帮忙提行李的乐山大哥……“他们看我这身装备都很好奇,当听到我是从成都划船过来的,都觉得很惊讶。”从大家的反应中,他再次感受到,曾经的一种日常交通方式,已经渐渐被淡忘。
一鑫也明白,自己的这次漂流尝试,或许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为何还要尝试?他的回答是: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放慢脚步,从另一个视角感受身边的人、事、物,就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