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草生态:科技引领 共筑生态文明新标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06:59:00    

在草原与城市交相辉映的版图中,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草生态)宛如一颗顽强扎根的种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在生态修复与文明创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成为全国文明单位的杰出典范。

作为中国唯一草业领域上市公司,蒙草生态自创立以来已走过30载辉煌历程。公司现有员工千余人,其中党员占五分之一,公司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多年来,蒙草生态屡获殊荣,“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生态文明奖”等139项国家级荣誉见证了其在生态领域的卓越贡献。

蒙草生态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300多项,在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中排名第四,科技创新实力可见一斑。

党建引领是蒙草生态蓬勃发展的重要法宝。公司构建“党建+文明创建”融合机制,将文明单位创建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实现创建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公司党委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小草学堂”线上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60余场,并将职工学习感言汇编成《小草说说心里话》手册。同时,蒙草生态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形成“重于心、轻于形、落于行”党建文化。坚持典型引领,组织开展“榜样力量”专题报告会,选树“草业新质生产力先锋队”“全国‘巾帼文明岗’蒙草种质资源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大青山前坡项目团队”等一批先进典型,让员工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蒙草生态深耕乡土草种驯化选育,构建起“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收存各类种质资源2300种、6.5万余份,标本17万余份,土壤样165万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05个,25个品种入选“三北”工程良种,并获批国家草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草种业发展筑牢根基。联合8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各方智慧,攻克草业发展难题。

在生态修复领域,蒙草生态积极参与“三北”工程、“国家草原自然公园”等重大生态治理项目千余项,修复国土面积近3300万亩。其打造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草种科技、数字生态实践、碳汇经济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年均服务人数15万人次,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国家林草科普基地。

蒙草生态塑造“小草扎根”企业文化,注重人文关怀,开展“职工及父母健康体检”“职工集体生日”等关爱活动,建立的“蒙草职工互助基金”累计救助职工300多人,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公司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通过“集团+草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成功盘活土地28万亩,带动两万多户农牧民实现就业和收入增长,在教育扶贫、产业帮扶、消费扶贫等领域捐助资金达1.1亿元,先后荣获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等多项殊荣。

展望未来,蒙草生态将继续以科技为支撑,以文明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为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续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杨彩霞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

相关文章
  •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泉州市生态检察工作专业化水平,日前,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组织全市生态检察条线在晋江开展庭审观摩和案件研讨沙龙活动。庭审观摩现场公诉人结合案情进行警示教育泉州市人民检察院邀请公安、生态环境、城管执法、河长办等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综合执法大
  •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4日电(记者陈昊佺 杨家和)巴西前总统、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4日在新开发银行2025年年会上表示,成立十年来,新开发银行积极支持全球南方国家塑造自身未来,彰显了持续包容、公平自主的发展理念。当天,新开发银行2025年年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罗塞芙在致辞中指出,当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10日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来源:闪电新闻
  • 人社部7月3日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费东斌的国家铁路局局长职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6月12日消息,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国家铁路局党组书记、局长费东斌被查。公开简历显示,费东斌,男,汉族,1970年8月生,中共党员,工程硕士。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大代表。2005年10月起,他历任沈阳铁路
  • 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一线。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李岩 熊威)近日,在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以下简称“渤船”)现场,中国兵器武重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渤船跨区域、跨领域合作打造的国内数字化专用系统首台套项目圆满交付,标志着武重集团在船舶工业领域的制造技术,由传统的数控机床转型升级为数字化智能系统制造。截至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