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大溪:公益劳动塑新生 庄上大楼焕新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0:35:00    

闽南网4月15日讯(通讯员 赖鹏辉 伊婷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近日,平和县司法局大溪司法所创新社区矫正教育方式,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上大楼,开展主题为"公益劳动塑新生·庄上大楼焕新颜"的公益活动。此次活动将社区矫正教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文化遗产保护有机结合,有效重塑了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中,身着统一志愿马甲的社区矫正对象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下,分组对庄上大楼核心景区及周边村道展开全面环境清理。重点针对游客步道两侧的塑料包装、烟蒂等积存垃圾,以及土楼外围卫生死角进行了细致清扫。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劳动,共清理垃圾20余袋,规整杂物堆放点十余处。在明媚阳光下,志愿者们忙碌的红色身影与斑驳的土楼外墙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传统村落焕发新生的动人画卷。

劳动过程中,大溪司法所工作人员同步开展思想教育,引导矫正对象珍惜改造机会,通过实际行动弥补过往过失,树立"主人翁"意识。社区矫正对象叶某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总把公益劳动当作任务来完成,但今天想到庄上大楼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能为保护它贡献力量,感觉特别有意义。”

大溪司法所所长伊婷表示,社区矫正工作不仅要做好监督管理,更重要的是帮助矫正对象重建社会连接。作为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乡村旅游景点,庄上大楼的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村民生活质量和乡村形象。让矫正对象参与环境整治,既能改善人居环境,又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的积极转变。

此次活动创新性地将社区矫正公益劳动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化遗产保护三项工作有机结合,既落实了监管要求,又为矫正对象提供了修复社会关系、培养责任意识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大溪司法所将持续深化"监管+教育+服务"的社区矫正模式,结合农村实际需求,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劳动中实现自我改造,为建设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来源:闽南网

相关文章
  • 梅县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深度融合“党建+”赋能社区矫正“每月一主题”工作,挖掘梅县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日前,梅县区司法局组织丙村镇、松口镇、雁洋镇的31名社区矫正对象前往叶剑英纪念园,开展“永远不忘来时路”沉浸式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叶剑英元帅铜像前,延伸管教警察整齐社区矫正
  •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金英“房前屋后、街头巷尾到处都干净整洁,闲了带着小孙子在家门口小游园里散散步,感觉特别好!”“这里原来是杂乱无章,现在建成精致小游园,环境好,真舒心。”4月27日,在南阳市西峡县军马河镇军马河村“德润”游园,两位村民对村里美丽的环境赞不绝口。为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
  • 26日上午,走进青县司马庄村,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果蔬飘香的生态园游人如织,文化广场上非遗表演引来阵阵喝彩……这个著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正通过农文旅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爸爸你看,这个小黄瓜长得胖墩墩的真像拇指!”在大司马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大棚培育的各类果蔬品种奇特、长势喜人,让人爱不释手、垂涎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纪律规矩意识,4月27日上午,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和各村居支部书记召开《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专题学习会。会议通过“以学促廉、以案示警”的方式,深化廉洁教育,筑牢纪律防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纪律保障。会上,邢集镇纪委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一季度,我国乡村消费市场增长势头良好,活力日益增强。  从消费渠道看,农村地区已成为线上消费新的增长源。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提速,电商平台依托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将配送时效缩短至24小时以内,农村即时零售订单量大幅增长。一大早,在湖南浏阳永和村的这个电商提货点,记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