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行纪|“鹊华烟雨”涅槃生,“齐烟九点”景重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6:53:00    

济南城北有两座隔黄河相望的山,一曰“鹊山”,一曰“华山”。其中,“华山”又名“华不注”,取自《诗经》中的《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形容此山孤峰独秀,如花骨朵般漂浮在水面上。

然而,这一风景名胜之地曾因城北大面积水景消失而逐渐沉寂。后来,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建设,重新找回了华山美不胜收的山光水色。4月14日,“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团来到济南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寻找曾经的“鹊华烟雨”和“齐烟九点”。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曾作《鹊华秋色图》,描绘华山独特之美,并题记“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可见此山风景非凡,绝非浪得虚名。

历史上,华山、鹊山与大明湖之间水系相连,“浅水稻溪,沼泽芦荡,水村渔舍,胜似江南”是其真实写照。乘一叶扁舟顺水而流,便可从大明湖行至华山脚下,诗仙李白便是在如此美景下吟出“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一语道出华山无与伦比的俊秀之美。

沧海桑田,陵谷变迁。从唐代时期就被世人称之为风景名胜之地的华山,后因城北大面积水景消失,而逐渐沉寂。明朝末年后,百姓们又在这里修田架屋,水面进一步萎缩,至此华山风光不再。

尽管华山随着历史变迁沉寂,但它的文化印记却从未消失。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山,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写下不朽诗篇,也为其注入了精神内涵,它在等待蝶变之机。

2017年,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通过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构建沉水植物群落、鱼类群落、底栖动物群落等,形成完整的食物链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2020年,济南发布片区规划,充分利用黄河、鹊山、华山等自然人文资源,重点打造以鹊华文创水乡等区域为核心的标志性建筑群,塑造城市标志性景观和特色风貌。

如今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宛如仙境,形成了以水系、湿地、绿廊等作为主要共享开放空间,可观山望河的城市视廊体系,营造出与环境标志性地景紧密相连的城市开敞空间和景观系统。若逢阴雨之际,一山一湖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朦胧缥缈,濡湿的气息在山林中氤氲不散,真有点雾湖仙山的感觉。

华山已成网红打卡地。登顶远望,黄河自西而来,北绕华山东去,济南(古为齐州)城北的9座秀山,座座绿秀峻拔。正可谓,看一城“鹊华秋色”,赏“齐烟九点”盛景。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刘童)

相关文章
  • 驻报全媒体记者 张勇 通讯员 戚阿东2025(第十一届)黄河戏剧节即将于8月12日至9月5日在驻马店市精彩上演。8月11日,记者获悉,为保障市民便捷、顺畅地前往观演,市公交公司将根据演出安排,动态加开4条夜班公交线路。具体保障方案:在市民中心剧院有演出时,6路、26路、27路将加开夜班班次;若市工人
  •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韩涛 7月26日,2025济南国际泉水节“泉水市集”活动在泉城广场启动,现场有40余种“泉水人家”优质农产品集中亮相。活动期间,“泉水人家”优质农产品品类众多、质量优异,吸引了不少市民在展位前驻足问询、选购,深受市民欢迎。26日19时,活动现场人流涌动。鲁味斋的熟食及冰激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济南市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现代种业“保育测繁推”关键环节,优化完善企业引育、科技创新、要素保障三大政策体系,持续巩固主要农作物种子、蔬菜种苗、畜禽良种三大优势板块,加快提升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建设水平,7月2日,《关于加快打造中国
  •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编辑:田悦
  • 近日,一场以“萤火燃夏,勤志远航”为主题的草坪音乐节在历城区义轩小学温情上演,2025届毕业生用歌声告别校园。晚风轻拂,乐声回荡,学子们在星空下唱响成长与感恩,为童年画上难忘的句点。(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