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行纪|“鹊华烟雨”涅槃生,“齐烟九点”景重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6:53:00    

济南城北有两座隔黄河相望的山,一曰“鹊山”,一曰“华山”。其中,“华山”又名“华不注”,取自《诗经》中的《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形容此山孤峰独秀,如花骨朵般漂浮在水面上。

然而,这一风景名胜之地曾因城北大面积水景消失而逐渐沉寂。后来,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建设,重新找回了华山美不胜收的山光水色。4月14日,“行走黄河”行进式主题采访团来到济南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寻找曾经的“鹊华烟雨”和“齐烟九点”。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曾作《鹊华秋色图》,描绘华山独特之美,并题记“齐之山川,独华不注最知名”,可见此山风景非凡,绝非浪得虚名。

历史上,华山、鹊山与大明湖之间水系相连,“浅水稻溪,沼泽芦荡,水村渔舍,胜似江南”是其真实写照。乘一叶扁舟顺水而流,便可从大明湖行至华山脚下,诗仙李白便是在如此美景下吟出“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一语道出华山无与伦比的俊秀之美。

沧海桑田,陵谷变迁。从唐代时期就被世人称之为风景名胜之地的华山,后因城北大面积水景消失,而逐渐沉寂。明朝末年后,百姓们又在这里修田架屋,水面进一步萎缩,至此华山风光不再。

尽管华山随着历史变迁沉寂,但它的文化印记却从未消失。作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山,无数文人墨客为其写下不朽诗篇,也为其注入了精神内涵,它在等待蝶变之机。

2017年,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通过水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构建沉水植物群落、鱼类群落、底栖动物群落等,形成完整的食物链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2020年,济南发布片区规划,充分利用黄河、鹊山、华山等自然人文资源,重点打造以鹊华文创水乡等区域为核心的标志性建筑群,塑造城市标志性景观和特色风貌。

如今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宛如仙境,形成了以水系、湿地、绿廊等作为主要共享开放空间,可观山望河的城市视廊体系,营造出与环境标志性地景紧密相连的城市开敞空间和景观系统。若逢阴雨之际,一山一湖远远望去,云雾缭绕、朦胧缥缈,濡湿的气息在山林中氤氲不散,真有点雾湖仙山的感觉。

华山已成网红打卡地。登顶远望,黄河自西而来,北绕华山东去,济南(古为齐州)城北的9座秀山,座座绿秀峻拔。正可谓,看一城“鹊华秋色”,赏“齐烟九点”盛景。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刘童)

相关文章
  • 连日来,西安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沣河、洨河、仪祉湖等地举办了“守护湿地生态 共建美好生活”第9个“西安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彩页及宣传品等方式,向群众介绍湿地保护重要性,宣讲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让群众深刻认识到湿地保护的意义,进一步了
  • 出发时,我们怀着赤子之心希望“与时代一起奔流”;奔跑时,我们遥望远方,努力“再往前一步,就把自己走成大海”;攀登时,我们坚信追求梦想的路上“吾道不孤”,探寻真相的媒体人从不孤独。如今,我们再一次来到时间的门槛前——新黄河客户端迎来上线四周年。回望新黄河的来路,我们庆幸自己始终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也更
  • 奔流新闻讯(记者 张艾萍)4月26日晚,一场穿越千年的华服盛宴炫亮黄河之滨,“丝路霓裳·金城华章”汉服展演活动在兰州市金城关文化广场精彩上演。本次活动以汉服为媒,融合金城关厚重的历史底蕴,通过沉浸式展演展现中华传统美学,助推兰州文旅融合发展。此次展演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联合
  • 渔田七里海度假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渔田七里海度假区地处渤海湾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滨资源和湿地生态景观。七里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潟湖湿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著称。(来源:冀云)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夏侯凤超4月21日上午,由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与“大众”新媒体大平台联合主办的“谢谢你!身边好人”主题摄影巡展首展在济南万象城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光影为媒介讲述城市文明故事,用影像传递城市温度,展示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本次展览展出的是“追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