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望进捐赠书画作品展开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9:23:00    

7月20日,“汾水之滨跬步行——赵望进捐赠书画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张昊宇 摄

7月20日,“汾水之滨跬步行——赵望进捐赠书画作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馆开展。展览汇聚三晋书法家赵望进百余幅力作,勾勒出他八十余载的艺术生涯。

捐赠仪式上,赵望进向山西博物院递交了捐赠作品清册,山西博物院院长王晓毅向赵望进颁发收藏证书,标志着赵望进精心创作的84幅书画作品正式入藏山西博物院,为院藏书画体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赵望进1940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成长于汾河之滨,奔腾的汾水滋养了他的艺术生命。他自幼喜爱翰墨,精研篆、隶、楷、行、草诸体,尤以篆、隶见长。其书法植根传统,在宗法汉隶的基础上,融汇篆书与行草笔意,创立了厚重朴茂、自成一格的“赵家隶”。他始终以“积步成学,写心弘道,用世为归”为艺术理念,艺术成就深深扎根于山西丰厚的文化土壤,是三晋文化孕育出的璀璨结晶。

本次展览以赵望进艺术理念为脉络,划分为三大单元,汇聚了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百余件(组),其中,书法作品80余件,辅以绘画、篆刻、拓印等。“积步成学”单元,聚焦其书法研习的探索之路,展现其精于临摹、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写心弘道”单元,展示其自撰诗联作品,借笔墨抒发感悟、弘扬理念,彰显深厚的文学素养。“用世为归”单元,则体现其书以载道的追求,呈现他服务大众、回馈社会的艺术实践。

85岁高龄的赵望进,在开幕式后亲自为观众进行导赏研学,从创作者角度深入解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意蕴。赵望进本人深度参与了展览筹备,不仅亲笔题写展览主标题及单元标题,置于展厅入口处4米高的大型草书联《心向善·艺求精》,更是先声夺人。他还特别为展览创作了隶书和篆书《题山西博物院》联,以庄重典雅、古朴浑厚的笔墨,深情礼赞三晋文脉,与博物院承载文明薪火的使命高度契合。

展览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多幅气势恢宏的巨制,如隶书柳宗元《晋问》节选、隶书《晋祠铭并序》等,尺幅多在3米以上。斜坡展台的设计,为巨幅作品展示创造了适宜空间,也为观众提供了良好观赏角度。

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汾水之滨跬步行”不仅是赵望进艺术人生的生动写照,更是一位赤子对故乡最深情的回馈,此次展览也是一次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记者 陈辛华)


来源:太原晚报

相关文章
  • 【来源:南通市文旅局_部门动态】为认真落实省厅《关于做好2025年暑期艺术考级与非学科类校外艺术培训监管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自7月起,市支队科学制定暑期巡查计划,对市区范围内艺术考级活动开展随机抽查,重点规范考级组织程序,全面排查考点安全隐患。执法人员依据
  • 图为演出现场。本报记者申晋光摄  8月21日下午,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太原展区展演现场歌声悠扬,掌声阵阵。作为本届文博会太原市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由太原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唐风晋韵 锦绣太原”文艺展演精彩纷呈。  演出伊始,伴随着《说唱脸谱》音乐响起,《雄狮献瑞绘锦绣》拉开活动序幕。8人的舞狮团一登场,便
  • 从这个特展,看到抗战中的“侨力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5日下午,“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潮州市清晖楼侨批文化馆和载阳侨胞之家开幕。展览通过大量珍贵图片、文献资料,再现海外侨胞与祖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感人历史,
  • 昆明西山区春雨路的变压器厂弃用车间里,锈迹斑斑的机床旁搭着临时画架,余廷洋蘸着墨汁在废旧木板上涂抹。他的围裙上还沾着昭通腊肉的油星,手里的毛笔却在铁锈与木纹间勾勒奇异的线条。这个曾经围着灶台转的厨子,如今在废墟里完成了又一次艺术破界。从锅铲到毛笔,从厨房到废墟,他的每一步转身,都在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
  •   本报讯 8月9日省招考中心发布消息,8月10日8时至13日18时,高考生开始填报艺术专科(高职)批、体育专科(高职)批、普通专科(高职)批志愿。  使用我省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录取的艺术类专科(高职)专业,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