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幼童吃糖被卡情况危急,船山区妇幼保健院爱心护师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紧急施救
她在80秒内跑赢“死神” 挽回幼童生命
5月7日上午,市民陈远琼携家人来到船山区妇幼保健院,将一面印有“救孩童于危难,显天使之真情”的锦旗送到儿童保健科护师姜雪的手中,并连声表达感谢。原来在不久前,姜雪凭借专业的急救技能,成功挽救了一名因吃糖被卡住喉咙的幼童,展现了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船山区妇幼保健院急救传播小组进学校开展急救培训。
3岁幼童吃糖被卡
爱心护师紧急施救
回想起当日的情形,陈远琼(被救幼童的外婆)仍心有余悸。4月27日16时许,她像往常一样到幼儿园接外孙女安安(化名)回家后,便让其在小区内玩耍。3岁的安安对外婆说老师发了糖在书包里,她想要吃。
“她就把糖含在嘴里,还不时用手拿出来。”陈远琼说,大约几分钟后,她听到安安说“婆婆,我的手黏糊糊的。”还没回过身来,她就听到一旁的老人惊呼,“娃儿被卡了。”
“我当时被吓懵了,头脑一片空白。”陈远琼湿了眼眶,“好在有姜雪,她第一时间就跑了过来。”
“我听到有人在喊,小朋友被糖卡住了!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过去。”姜雪回忆着,当时,她正带着孩子在一旁玩耍,听闻呼救声立刻跑了过去。当发现安安因异物堵塞气道后,她立即双手环抱小孩腹部,用力向上冲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
“腹部冲击几次无效,我便更换体位采用背部冲击,这样反复进行急救。可1分钟后,糖还是没有挤出来。”姜雪坦言,她当时非常焦急。她观察到糖被卡喉咙的位置比较深,同时,经过几轮急救后,整个人已经比较乏力,“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很害怕会发生意外。”
在急救中,“黄金4分钟”尤为重要,为了尽可能挽救安安的生命,姜雪马上寻求旁人的帮助,请他们呼叫救援。同时,她一直坚持着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当时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如果我不坚持的话,可能这个小朋友几分钟就没有了,这是一条生命啊!所以,我必须坚持。”
终于,又过了十几秒后,当看到糖块从安安口中吐出、听到孩子哭声的瞬间,姜雪紧绷的神经突然松垮,整个人瘫坐在地。
锦旗致谢映初心
让救护理念家喻户晓
“当时真的吓坏了,幸好姜护师在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安安的妈妈后来通过监控看到当时的场景,后怕不已。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们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亲手送到姜雪手中。

幼童家属为姜雪送来锦旗。
面对家属的感谢,姜雪也有深深的感动。“发生这个事情,让我觉得学医救人,还能挽救一个家庭,是一件让我特别骄傲的事情。”
“感谢能得到家长的认可,也感谢医院日常的培训和平时知识的积累,让我有勇气和底气去拯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姜雪表示,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所以学会日常急救是必修课。她呼吁广大家长要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幼童家属为姜雪送来鲜花。
船山区妇幼保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姜雪的举动体现了医护人员高度的职业素养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医院将以她为榜样,进一步加强急救技能培训,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据了解,为不断增强“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在意外伤害发生时人民群众能够及时有效地自救互救,2021年9月,船山区妇幼保健院组织公益心强、自愿投身公众急救知识宣讲的有志员工成立了急救传播小组。

船山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
“小组目前有8名成员,来自医院各个科室。”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急救传播小组应区红十字会、区科协等邀请,先后到学校、社区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急救科普宣讲20余场次,有效传播了应急救护知识,“以后,我们会继续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去宣传急救知识。希望人人掌握急救方法,守护生命。”
(李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