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农业文化遗产“冷冻式保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3 06:49:00    

我国新增3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日前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化的“活化石”,融合了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特征,兼具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世界首批、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5项,保持世界第一。遗产数量的增长,体现了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保护与发展并进,也证明了我国农业的底气,不仅在于众多农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而且拥有丰厚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

但凡遗产,保护皆是基础。农业文化遗产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活态遗产,易受到城镇化、工商业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这是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抓紧保护就成为国际共识。我国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推动者,2015年,出台全球首部专门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21年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成为世界首个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法律的国家,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历经千百年,跨越时空,农业文化遗产依然具有独特价值,对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也具有重要作用。农业文化遗产提供的绿色食品和优美景观,蕴含的农耕文化和生态理念,高度契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我们所倡导的诸多农业形态和模式,也可以从中找到借鉴。由此来看,不管是世界级还是国家级、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认定的初衷并不是保持一成不变,而是要创新传承、永续利用、造福社会。

农业文化遗产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绽放在广袤乡间的有机体,最大特点就是活态和活性。因此,既不能盲目开发,造成破坏;也不能“冷冻式保存”,忽视发展。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才能不断推进保护与发展的实践。经济价值实现是保护与发展的关键,立足各遗产的资源、技术、景观优势,进一步挖掘其经济价值,是解题的钥匙,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

嫁接现代产业要素。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农业科技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就是一例,近年来,当地创新水稻和田鱼品种,在稻田引入农业物联网,开设海外仓,青田稻鱼米、田鱼炒粉干越洋出海,去到120多个国家。江苏兴化垛田农业系统于湖荡沼泽中堆土成垛,垛上种田,如今带火了乡村旅游,还借助创意产业,衍生出垛田文创产品。期待更多遗产地引入现代科技和管理,成就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

擦亮农遗金字招牌。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就是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资源,若能用好,会给农业带来品牌增值。有的遗产地以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等手段开展品牌建设,宣化葡萄、敖汉小米等成为热销产品。实践表明,只有当农民被纳入产业链并享受发展成果时,才能真正实现农遗的可持续发展。更多遗产地要因地制宜探索优势产品生产、产业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模式,让老百姓依托农业文化遗产提高收入,增加福祉。

从古而来,向新而生。观察农业文化遗产的变迁,可以感受到中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国农遗,传统但不落后,将伴随乡村振兴再奏时代新韵。(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相关文章
  • 红网时刻新闻7月19日讯(通讯员 刘哲)7月19日,第二届“我的村庄”乡村振兴影像创作工程正式启动,影像大展征稿活动也从即日起开始征稿。同日,为进一步推动本次创作工程开展,全省乡村振兴摄影创作专题培训班在“杂交水稻发源地”——怀化市洪江市安江农校纪念园开班。7月19日,第二届“我的村庄”乡村振兴影像
  • 7月14日,一场连接金融服务与乡村发展的座谈会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魏岗镇王井村举行。安徽谯城湖商村镇银行魏岗支行联合该村启动“一村一座谈”整村授信工作,该支行负责人杜家明、王井村党委书记王宁刚、村“两委”成员、“致富能手”及金融服务联络员齐聚一堂,共谋金融“活水”润泽田间地头的新路径。杜家明在启动仪
  • “十四五”以来,我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7月9日,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来了。国家发展改
  • 央广网北京7月9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再过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回头来看,5年前制定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9日公布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这五年,光经济增量预计就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十
  • 我国在世界零碳氢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在赤峰投产  7月8日17时许,随着一辆满载绿氨的罐车缓缓驶出园区奔赴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远景赤峰零碳氢氨项目宣告投产,标志着我国在世界零碳氢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将引领和推动全球绿色氢氨大规模产业化进程。  远景赤峰零碳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