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科技赋能沙地改良 荒漠变身“金粮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9 21:25:00    

来源:新华社

眼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新疆和田市玉龙喀什镇英阿瓦提村,昔日荒地已成良田。机械轰鸣声中,新一轮播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近年来,和田市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核心,科学规划实施16.75万亩防沙治沙工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创新治理模式,让“沙海生金”。和田市甘心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35亩沙地,经过多年改良,逐渐“活”了起来。

作者:关俏俏、吾尔凯西、闫兆霞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文章
  • 来源:新华社眼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新疆和田市玉龙喀什镇英阿瓦提村,昔日荒地已成良田。机械轰鸣声中,新一轮播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近年来,和田市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为核心,科学规划实施16.75万亩防沙治沙工程,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的创新治理模式,让“沙海生金”。和田
  • 新疆网讯(特派奇台记者江斌伟)现场掰开豆荚,饱满的绿色籽粒如翡翠般圆润……7月3日,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坎尔孜乡奇台麦类试验基地,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开展的50亩“云豌118”鲜食豌豆示范田迎来终考,经过专家组严谨测算,最终鲜荚产量以亩产1313.99公斤
  • 新华社纽约7月1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国会参议院7月1日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完)
  • 海南省东方市白查村坐落着被誉为“黎族最后精神家园”的船型屋,这里承载着海南黎族与雨林共生的文化记忆与历史乡愁。船型屋因形似倒扣的木船而得名,是黎族适应热带雨林环境的生态智慧结晶。来源:新华社作者: 赵玉和 郭良川 吴星宇
  • 新疆网讯(记者史传芝)“大叔,最近都好吧?您今年还没有进行养老认证,我们来帮您认证了……”几天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干部李晶走进百岁老人毛尔达依·阿合买提巴依家中,送关怀、送服务。100岁的毛尔达依·阿合买提巴依家住高新区(新市区)北京路街道办事处,对于这样的上门服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