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要做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4:10:31    

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物理因素

噪音和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

不良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

异常气压

化学因素

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等)

有机溶剂类毒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金属毒物(如铅、汞、锰等)

生产性毒物(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生物因素

微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寄生虫

有毒药剂(如选矿浮选作业中的有毒有害药剂)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

应用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工程技术手段,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对作业场所进行通风换气,加速有害气体的排出。

采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机械设备,并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个体防护措施

为作业人员配备耳塞、耳罩、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防护服、绝缘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不同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

组织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确保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有关要素的良好与有效运行。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健康监测与体检

就业前体检,及时排除职业禁忌症及身体出现异常人员。

定期安排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问题。

应急救援

制定完善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如急救药品、担架、呼吸器等。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相关文章
  •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守护劳动者健康,多部门合力筑牢职业健康防线新华社记者李恒、董瑞丰职业健康关乎每一个劳动者的福祉。如何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法定职业病有哪些?如何应对传统与新兴职业健康挑战?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就
  •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盖鹏)连日来,蓬莱公安联合镇街政府持续加大禁种铲毒力度,采取人工作业和无人机航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展禁种铲毒行动。截至目前,先后对非法种植罂粟的16名市民进行了行政处罚,铲除罂粟1816株。责任编辑:盖鹏
  •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刘姗 宋芳科“我们的项目改造提升了12000平方米的马铃薯原种繁育连栋智能温室,新增马铃薯原种产能1000万粒,购置了92台套马铃薯种植机械,新增种植繁育能力30000吨。”甘肃鼎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则权介绍。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壮大马铃薯加工产业链,带动一批马铃薯精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有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增加到12大类135种职业病,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
  • 4月25日上午,太原市巡游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在北中环工会驿站设立的“爱心互献角”启用。 去年10月,全国总工会启动“工会爱心互献”行动,以工会驿站为线下载体、以职工之家APP为线上平台,通过鼓励工会系统干部职工自愿互献闲置可用物品,为有需要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职工、农民工等职工群众提供关爱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