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付双倍工资怎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6:10:12    

关于赔付双倍工资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适用范围

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计算方式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计算方式一般为劳动者每月实际所得工资的双倍,已发放的部分需予以扣除。具体计算公式为:月平均工资×未签劳动合同月数×2。月平均工资通常指劳动者在离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收入,若工作不满十二个月,则按实际工作月份计算。

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计算公式为:月工资×工作年限×2。需要注意的是,赔偿期限最长不超过十二年。

申请与诉讼

投诉与催促:首先,劳动者需要准备所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如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等,并前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的目的是获取劳动监察责令改正通知书,证明老板拖欠工资的恶意性。

仲裁与诉讼:如果老板在收到责令改正通知书后仍未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申请,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老板拖欠工资的事实以及曾多次催促其支付工资的情况。

注意事项

双倍工资的时效:劳动者在主张双倍工资时,需要注意仲裁时效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计算基数: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标准为依据,按对应月份的应得工资计算,不包括年终奖等一次性偶然奖励和补贴。

综上所述,赔付双倍工资需要劳动者在准备充分证据的基础上,通过投诉、催促、仲裁或诉讼等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在计算双倍工资时,应注意时效和计算基数的相关规定。

相关文章
  • “护理假”你请过吗?在已出台独生子女护理假的地区,独生子女每年可享有5天到20天不等的假期。陪护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照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0余省份,非独生子女同样可享受护理假,不过假期天数少于独生子女。
  • 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平台经济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美团于近期再次推出一系列针对骑手的骑手算法改进举措,以科技赋能推动配送体系向更公平、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一系列动作不仅体现了企业对骑手群体的关怀,更彰显了其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劳动环境的决心。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谢春晖 编者按:今天是五一劳动节,致敬每一位劳动者!我们走近四位年轻人,听一听他们的“新劳动者说”:他们耕耘的“田野”,往往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新兴之境;他们的职业大多充满科技含量,甚至有些神秘……80后民警张怀才,研究虚拟货币的涉网犯罪资金分析专家,从细节处寻找蛛丝马迹,让资金流
  • “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了坊友们请注意你的工资可能会提前发哦!这些人可提前发工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注意:工资发放只要不拖欠就不违
  • 保险强制搭售、核保宽进严出、交易架构嵌套、技术性免责……随着新业态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业态劳动者的保险权益保障问题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为强化司法指引,北京金融法院4月28日召开“依法保障新业态劳动者保险权益”新闻通报会,并汇总了社会关注度高、争议突出的热点问题,筛选发布八个典型案例。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