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看点丨美国政府滥施关税政策,老外怎么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27:00    

制造一支铅笔,木材是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的松树,石墨芯产自南美的矿山,橡皮擦的橡胶源自马来西亚,黄铜套圈和胶水的产地涉及数十个国家的化工技术,这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底层逻辑。——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破坏了全球经贸秩序和发展态势。这会给生活在“地球村”的普通人带来什么影响?老外怎么看!我们来听听环球资讯广播《老外看点》节目的两位外籍嘉宾——来自英国的托尼和来自孟加拉国的加力布怎么说:

请戳音频,听听《老外看点》节目的两位外籍嘉宾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感受:

老外看点:美国政府滥施关税政策,老外怎么看!

两位老外是如何感受经济全球化的?

托尼:在英国,你很难找到一件纯粹的“英国制造”,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英国很多的品牌都建立不起来。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英国的时尚产业才能有效进行跨国合作生产,服务更多国家的消费者。另外我还有一位朋友做木地板生意,产品上标着“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但价格并不贵。我问过他,他说木地板是在德国组装,但木材组件则是来自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你看,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小小的钥匙链也是全球分工协作的产物

加力布:其实全球化就是一个自然的经济规律。我很同意米尔顿先生所说,大家会自然地寻找最佳的资源配置。一只铅笔1、2块钱,如果你说它卖10块钱,就因为在美国生产。我就要问一句,你为什么一定要只在美国生产呢?大家为什么要因此多付这些钱呢?这种做法不符合逻辑。

英国和孟加拉国媒体和民众如何看待目前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

加力布:孟加拉国是服装生产大国,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一件10块的T恤衫要卖到50块钱。我们从中国进口优质布料,然后我们有充足的劳动力,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有国家产业政策扶持。服装出口是孟加拉国的重要收入来源,我们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因此孟加拉国非常支持经济全球化。

琳琅满目的服装市场

托尼:贸易就是贸易,本质上是买和卖,而目前英国贸易和政治联系到了一起。我看到英国媒体的报道:如果英国想和美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英国国内的许多事情就要按美国的要求做,甚至要改变法律。很多英国人很生气:我们的内政和英美贸易怎么混到一起了?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中国的立场明确而且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但不怕打,要打,奉陪到底!英国和孟加拉国民众如何看待中国的立场?

托尼:很多英国网友特别佩服中国的底气。不少英国网友说:你看,中国就是不跟随美国,坚守自己的原则。我们英国自己的原则呢?许多英国网友认为,英国应该向中国学习。现在美国利用自身的实力来压制英国去按美国的意愿行事,我就是感觉,忍无可忍。再看中国:要打,奉陪到底!我就感觉一些英国人“不太像样”!

加力布:孟加拉国有一句老话:钱谁都能赚得到,但受到尊敬才体现水平。美国对其它国家颐指气使,我感觉不到美国对我们国家的尊重,还言而无信。孟加拉国的经济贸易最近可能会遇上困难,但未来我可能再挖掘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或者也向中国学习,总之有路可走。但美国今天失去其他国家的尊重,明年、后年还能挽回吗?

美国媒体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尽管有高达八成的美国人认为让更多美国工人从事制造业对美国有好处,但只有二成的美国人愿意到工厂上班。 对于目前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制造业到底是什么?

托尼:英国人很佩服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但现在工厂在英国不多了,英国主要是服务业发达。我查了一下资料,英国工厂最多的时候还是在1700年—1830年。大多数英国人已经不知道工厂是什么样了,早就和传统制造业告别了。现在英国农场缺人,低收入英国人也都不想去农场工作,宁可拿着失业保险也不想去农场上班。以此类推,大多数英国人不可能到工厂上班,美国人估计也是一样。

图源丨视觉中国

相关文章
  • 4月30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戴维·珀杜 资料图“在中美关系和经贸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郭嘉昆回应。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周经纬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23日,在第137届广交会上,境外采购商在瓷器展区洽谈。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第137届广交会,服务机器人展区内,参展商正在演示机器人,吸引众多采购商前来参观。黄泰茗摄(人民图片)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东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行。被誉为“
  • 当地时间4月29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文件披露,由于摄像头可能无法显示后视图像,福特汽车公司将召回部分2022-2023年款Bronco汽车,共计128,889辆。
  • 从昔日的“一穷二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曾经的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70余年的辉煌历程,是亿万劳动者用智慧和汗水绘就的壮丽篇章。在这条波澜壮阔的征程中,劳动创造始终是推动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强大引擎,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回望历史,新中国的“创业
  • 文|脑极体现在工厂里的机器人往往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品牌。有的来自德国,有的来自日本,还有的来自美国。它们各自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就像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彼此听不懂对方的指令。如果要执行同一场景的任务,通常需要一定的调试成本,且协同效率也不够高。而开源鸿蒙为机器人操作系统带来了另一种可能性。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