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湾镇:以“四个融合”赋能基层治理 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09:47:00    

在渭源县上湾镇南谷社区,382户搬迁群众正通过“民主议事厅”决定着社区大小事务。这个成立仅四年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通过推行“四个融合”工作法,让基层治理焕发出蓬勃生机,绘就出民生幸福新图景。



党建引领与民主实践的深度融合,构筑起社区治理的坚固基石。社区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建立党员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每月定期召开民主议事会。在“将军路改造工程”中,群众通过线上平台提交的改造建议,经人大代表调研论证后迅速落地实施,3个月内完成道路硬化工程,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出行难题。党员代表带头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服务,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件。



产业发展与民主监督的协同融合,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玫瑰产业园建设过程中,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项目论证、资金使用和效益评估。针对大棚设备落后问题,代表们协调争取12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建成智能化管理系统,使单棚产值提升40%。在陇源红生物科技企业帮扶中,代表们促成500万元扶贫资金落地,带动周边800余户群众实现稳定就业。通过建立“企业+农户+代表”监督机制,近三年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工、用地等难题23项。



文化传承与民主参与的双向融合,培育出社区治理精神内核。社区将引洮工程精神、脱贫攻坚历程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组建由群众自主管理的文艺团体,先后举办传统社火展演、非遗手工艺大赛等活动28场次。在社区文化广场改造项目中,居民通过民主协商确定建设方案,自发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建成集健身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定期开展的“好媳妇”“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使社区矛盾发生率下降65%,邻里互助氛围显著增强。



法治保障与民主决策的联动融合,构建起和谐善治新格局。社区建立“人大代表+法官+律师”联动调解机制,设立“共享法庭”化解矛盾纠纷36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5%。在老年人活动中心升级改造项目中,通过入户走访收集民意,组织专家论证,最终建成集医疗保健、棋牌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推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村级调解员18名,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目标。

通过“四个融合”创新实践,南谷社区实现了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的跨越式发展。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初期的3200元增长至1.2万元,先后获得“全省美丽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上湾镇人大主席团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供稿:柴燕旺

相关文章
  • 在渭源县上湾镇南谷社区,382户搬迁群众正通过“民主议事厅”决定着社区大小事务。这个成立仅四年的易地搬迁安置点,通过推行“四个融合”工作法,让基层治理焕发出蓬勃生机,绘就出民生幸福新图景。党建引领与民主实践的深度融合,构筑起社区治理的坚固基石。社区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建立党员代表
  • “以前守着几亩地,刨一年也就混个温饱。现在可好,土地流转有租金,合作社里还能领工资!”公安县章庄铺镇铜桥村58岁的李婶戴着遮阳帽,在润农杂交水稻制种专业合作社的田里熟练地忙活着。像她这样60岁上下的本村劳动力,合作社吸收了170人。“多劳多得,手脚勤快点,一年能多挣两万块!” 李婶笑得合不拢嘴。20
  • 科技小院专家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供图聚焦2020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科技小院的建设工作,在省科协的大力推动下,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多领域、多学科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为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5月,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同意设立28
  • 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昔阳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参与了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旨在坚决杜绝吸毒、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广大群众认清毒品危害,增强抵御毒品能力。本次活动有昔阳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团县委、县妇联等单位代表
  • 近年来,永登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社会救助方面,永登县民政局启动“救在你身边 永不中断的热线”专项行动,建立“四级联动”响应机制。通过整合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队伍及社会爱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