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回家途中突发不适,巡查社工敏锐察觉异常及时相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13:00    

近日,在东城区安定门街道交北头条社区服务站,92岁的金淑媛老人将一面绣着“老老人的贴心人”的金丝绒锦旗交到社区党委书记金英手中,以感谢社区工作者在她身体不适时的暖心相助。

时间回溯至3月的一天,家住交北2条35号院的金淑媛老人独自外出采购生活用品。返家途中,老人突感四肢无力。此刻正在网格巡查的交北头条社区工作者杨明、贾若敏锐捕捉到异常。

“您脸色发白,我们扶您回家吧?”杨明蹲身询问时,贾若已默契地架起老人左臂。几百米归家路,两位社区工作者化身人形支架,杨明半躬着背调整步伐,贾若始终托着老人肘关节,三步一停五步一问。路过减速带时,年轻人不约而同收紧臂弯,将老人稳稳“抬”过障碍,直至将老人安全送抵家中。

“当时我浑身无力,要不是两个年轻人架着我,真不知怎么回家。”提及当日情形,金淑媛仍难掩激动。据杨明、贾若回忆,在护送过程中他们不仅全程观察老人状态,还主动询问老人是否需要就医,在得到老人否定的回答后,两人一路搀扶将老人送回了家,确认老人情况稳定后他们才悄然离开。这份“润物无声”的关怀让金淑媛倍感温暖。

前几天,金淑媛带着锦旗来到社区服务站,“这些孩子真是贴心人!”在赠送锦旗现场,老人紧握金英的双手感慨道。

面对赞誉,金英表示:“锦旗是鼓励更是鞭策,社区将持续深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服务意识,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度。”

据了解,交北头条社区一直以来坚持传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服务意识,党员带头做表率,结对帮扶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换位思考当家人,定期走访把老人当家人一样主动关心了解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技能提升强认知,每名社区工作者都要学习急救、心理疏导等实用技能,以便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帮助。

街道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雪

相关文章
  • 南都讯 记者叶斯茗 4月30日,天河区猎德街道普惠托育园在珠江新城CBD核心区启幕。该园由猎德街道和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健康局提供场地及支持,广东省婴幼儿照护与早期发展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广东全优加家庭服务科技有限公司高标准建设运营。据悉,作为全市首家CBD区域街级普惠托育示范园,也是天河区“1+21+
  • 4月28日晚上9时许,在亮马河边的渔阳饭店附近,一位老人落入水中。一名小伙子一跃跳进水中,在岸边多位市民的帮助下,将老人成功救上岸。今晨,被救老人的家属通过网络发声,希望找到这些好心人以表达谢意。“有人掉水里边了,扑通一声,快来救人啊!”据现场目击者描述,4月28日晚上9时20分左右,在渔阳饭店北侧
  • 梅县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深度融合“党建+”赋能社区矫正“每月一主题”工作,挖掘梅县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日前,梅县区司法局组织丙村镇、松口镇、雁洋镇的31名社区矫正对象前往叶剑英纪念园,开展“永远不忘来时路”沉浸式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叶剑英元帅铜像前,延伸管教警察整齐社区矫正
  • 4月26日,咸阳市公益志愿者分会联合咸阳新思路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组织志愿者80余人走进新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司魏村福寿乐养老院,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在按摩服务区域,志愿者耐心地为老人按摩肩膀、捶打腰背,一边按摩一边询问力度是否合适。“爷爷,您平时多活动活动肩膀,我教您几个简单的动作。”志愿者细致
  • 在临沂客户端讯4月25日下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第2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一老一小”服务改革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今年的“一老一小”服务改革由民政部门和卫健部门牵头,聚焦居家社区养老、养老事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困境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