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沈若尘

刚刚入夏,景色便与春天判若两个世界。春日的风轻柔缱绻,在它的吹拂下,原本寂静的世界一夜之间焕发生机,处处葱茏勃发;而初夏时节,那些在盛春争奇斗艳的梅、桃、梨,其绚丽景色在时序更迭中,被鲜活苍翠的黛绿所取代。

自然界的葱茏,在五月暖阳的照耀下,生机勃勃,葳蕤繁茂。春季里草木萌发的新芽,以及漫山遍野那青青浅浅的明绿嫩黄,经夏风熏染,渐渐丰满,近岭远山一片黛色苍茫,郁郁葱葱。
初夏之美,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与张力,将粉色的世界化作绿的海洋,连空气都弥漫着淡淡青绿。漫步林荫之下,那透着凉意的青绿,能缓缓抚平烦躁的心情,仿佛行走在山涧古道,淙淙涧水与习习凉风扑面而来,带来甘爽清冽的惬意,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榴花之美,是初夏独特的景致。当榴花晶莹如玉的花蕾,在翡翠般的枝叶衬托下,从浓郁葱茏的绿叶丛中探出时,着实惊艳众人。榴花一枝一蕾,如珠似玉,晶莹剔透,既有绿叶相伴,又不与繁花争艳。
在绿叶掩映下,它于绿树丛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火红,娇艳华贵,热烈奔放。榴花不像梅花,历经傲雪凌霜;也不如桃花恣意烂漫,能在春风中开满山野。它是隐于万绿丛中的点点娇艳,微风拂过,只有在绿叶摆动间,才微微露出明丽似火、红如珊瑚的身姿。

北宋诗人王安石曾赞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榴花虽无万紫千红,但其时而闪现的点点火红,却更显妩媚妖娆。这万绿丛中一点红,如火似霞,耀眼夺目,为初夏景致增添了令人心动的意趣。“榴花照水,绿荫眠琴”,短短八字,勾勒出绝美画图。火红的榴花细碎地倒映在水面,随池水涟漪轻轻晃动。自然天成一幅《榴琴图》。一段流水旁,榴荫之下设一琴几,火红的榴花娇艳欲滴,微风拂过,几片花瓣随风飘落,星星点点地浮于水面,随波荡漾;榴树旁、浓荫下的琴几上,古琴横陈;弹琴者盘膝而坐,几上香炉中三株信香正燃,香烟袅袅间,优雅的琴声委婉清丽,如阳春白雪悠悠飘荡,似高山流水潺潺流淌。此情此景,宛如一幅唐诗宋词般的水墨山水画卷,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
榴花是初夏的馈赠,是大自然赋予的美好,其娇美之态,人人皆可感知;而“眠琴绿荫”,则是中华文化留给我们的美好意象,是千年文化传承的经典瑰宝,因其稀有,更显高贵。
民间将红石榴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是喜乐情怀的具象体现。榴花以绚丽多彩的花姿展现于世,石榴果百籽抱团,寄托着人们对子孙满堂、生活红火、吉祥如意的美好向往。
相较梅花,榴花多了几分沉稳。百花齐放、群芳争春之时,它无意参与;榴花虽美艳,却将头深埋于绿叶之下,不事张扬,任凭绿叶肆意生长。当春去花谢,人们无处赏景之时,榴花却在五月的万绿丛中,绽放出星星点点、热情奔放的火红,耀眼夺目,为五月风光增色添彩。
夏榴冬梅,虽有时序差异,却同样美妙,各有千秋。夜阑风轻,浅夏听雨。愿生活在长街短巷、阡陌闾巷的人们,能如榴花般,既拥有热烈谦和的性情,又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敢,以真诚的笑容、热烈奔放的情怀,将平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喜气洋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