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金种子”破土,田埂上蹚出共富新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1:33:00    

“以前守着几亩地,刨一年也就混个温饱。现在可好,土地流转有租金,合作社里还能领工资!”公安县章庄铺镇铜桥村58岁的李婶戴着遮阳帽,在润农杂交水稻制种专业合作社的田里熟练地忙活着。像她这样60岁上下的本村劳动力,合作社吸收了170人。“多劳多得,手脚勤快点,一年能多挣两万块!” 李婶笑得合不拢嘴。

2022年,铜桥村抓住高标准农田整治的东风。仅半年光景,全村8505亩“补丁田”神奇变身——813户村民的6660.95亩土地集中流转,小田并大田。经过两年精心养护,如今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一幅现代化农业的壮美画卷铺展眼前。这片沃土,成为村级制种产业“蝶变”的摇篮。

铜桥村的制种产业,靠的是“村集体+合作社+企业”的金钥匙。村“两委”和村民议事会带头,80万元股金注入成立的润农杂交水稻制种股份专业合作社,与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结成长期同盟。“农户种、合作社管、企业包销”,一条龙服务让村民吃下“定心丸”。村“两委”也没闲着——向上争取资金,向外联络乡贤,向内完善设施。22位乡贤慷慨解囊35万元,18台现代化制种设备轰鸣入田;11.7公里道路、1.25公里沟渠、4座桥梁焕然一新,“农机畅行、旱涝保收”从愿景变为现实。

一粒小种子,如何点土成金?铜桥村的答案是:土地流转稳收“租金”,合作社务工喜获“薪金”,入股分红再添“股金”。三金汇聚,村民的“钱袋子”眼见着鼓了起来。村集体经济更是历史性突破百万元大关,去年增收高达120万元,村民年均增收稳稳超过2万元。多方共赢的乐章,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嘹亮奏响。

站在金浪翻滚的制种田边,村支书王从海信心满满:“技术升级、多季制种、链条延伸,咱铜桥的‘金种子’产业,后劲足着呢!目标就一个——强了产业,富了一方!”

(记者:刘思楫 通讯员:朱业斌)

编辑: 杨辉

相关文章
  • “以前守着几亩地,刨一年也就混个温饱。现在可好,土地流转有租金,合作社里还能领工资!”公安县章庄铺镇铜桥村58岁的李婶戴着遮阳帽,在润农杂交水稻制种专业合作社的田里熟练地忙活着。像她这样60岁上下的本村劳动力,合作社吸收了170人。“多劳多得,手脚勤快点,一年能多挣两万块!” 李婶笑得合不拢嘴。20
  • 科技小院专家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供图聚焦2020年以来,我省积极推进科技小院的建设工作,在省科协的大力推动下,逐步构建起一个涵盖多领域、多学科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为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5月,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同意设立28
  • 近年来,永登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社会救助方面,永登县民政局启动“救在你身边 永不中断的热线”专项行动,建立“四级联动”响应机制。通过整合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队伍及社会爱心人
  • 自黔东南州榕江县遭受洪灾以来,遵义市慈善总会的爱心脚步从未停歇。7月1日,在前两次驰援的基础上,遵义市慈善总会紧急开启第三次驰援行动,为灾区送去了急需的物资。7月1日下午,这批物资顺利起运,其中包括食品、饮用水及各类生活必需品,每一件都精心筹备,只为给受灾群众送去最贴心的守护。据了解,此次的物资由遵
  • 6月30日,记者从蜀山经开区获悉,高科•模数科技港项目正加快建设,预计2027年1月竣工,重点布局大模型产业,用新地标赋能合肥数字经济发展。在高科•模数科技港项目现场,头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在15米高的作业面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塔吊挥舞长臂精准吊装钢筋构件,这座产业新地标的“钢铁骨架”正以肉眼可见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