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增设袭警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15:19:04    

关于为何不增设袭警罪的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世洲认为,增设袭警罪会违反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如果为警察维权立新法,意味着侵害警察的法律后果要大于侵害普通公民,这有违公民平等原则。

妨害公务罪已足够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研究所所长阮齐林指出,我国刑法中已经设立了妨害公务罪,该罪已经涵盖了暴力袭警的相关处罚。因此,再单独设立袭警罪是重复的,且在法律和技术上讲并不必要。

刑法体系的完整性和和谐性

阮齐林认为,将袭警条款作为妨害公务罪的一个从重处罚情节,既能考虑到警察的呼声和要求,又能保证刑法体系的完整性和和谐性,同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实际执法中的问题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车浩表示,一些比较严重的袭警行为,按照原来的刑法条文是可以直接处理的。增设袭警罪后,警察在日常执法中遇到一些轻微的暴力行为,即使没有达到“阻碍”程度,也可能被纳入,并且从重惩处。

公众理解和接受度

阮齐林认为,增设袭警罪有助于强化大众关于“暴力袭警是犯罪”的概念,便于警察在遇到阻碍执行公务的行为时进行口头警示,同时有利于法治宣传,使公众更容易理解和配合警察的指挥和管理。

综上所述,不增设袭警罪的主要理由包括维护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避免重复立法、保持刑法体系的完整性和和谐性、实际执法中的问题以及提高公众的理解和接受度。尽管存在对警察保护的呼声,但立法者认为通过现有法律条款的完善和补充,已经能够有效应对袭警问题。

相关文章
  • 走进东仪路派出所户籍室,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便民氛围。为了给群众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户籍室不仅配备了齐全的便民设施,如休息座椅、饮水机、复印设备等,还安排了引导员,主动询问群众需求,引导群众办理业务,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在户籍业务办理过程中,民辅警始终秉持耐心、细心、热心的原则。面对一些对办理流程不熟悉
  • 关于案件移交的刑法条款主要有以下两条:案件移交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该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刑法第4
  • 根据中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运输毒品的刑事责任取决于毒品的种类和数量。以下是具体的判罚标准:运输鸦片一千克以上;运输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其他毒品数量大的情况。当运输上述数量的毒品时,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可能会被判处 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请注意,这些信息基于中国
  • 报警后警察到达的时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它 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报警的紧急程度、地理位置、交通状况以及当地公安机关的实际情况和安排。紧急程度:对于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财产安全的紧急报警,警察通常会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地理位置:在市中心或交通便利的区域,警察通常能在五分钟内到达;在城乡结合部或郊区
  • 刑法和民法都是法律学科中较为复杂且重要的部分,它们各自有不同的难点。总体来说, 刑法和民法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难点,具体哪个更难则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关于这两门学科难度的分析:刑法的难点理论性强:刑法涉及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学说观点,需要深入理解才能掌握。开放性高:刑法的考查内容越来越开放,涉及多个学说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