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正犯有哪些类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2:50:32    

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间接正犯的类型主要包括:

1. 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这包括利用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实施犯罪。

2. 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例如,医生指示不知情的护士给病人注射毒药,导致病人死亡。

3. 利用有故意的工具。这涉及到利用具有故意但欠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身份的人实施犯罪,如身份犯利用无身份的工具。

4. 利用合法行为的工具。即行为人利用他人合法行为或正当化行为(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作为实施犯罪的手段。

5. 利用无目的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行为人利用他人虽有故意但欠缺目的犯必须的特别责任要件的行为实施犯罪。

6. 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即行为人利用他人无意识的行为实施犯罪。

7. 利用不犯罪的工具。即行为人利用他人不该当于构成要件的行为实施犯罪。

8. 利用无身份而有故意的工具。即行为人利用他人虽有故意但欠缺法定构成要件身份的行为实施犯罪。

9. 利用有身份而无故意的工具。即行为人利用他人因欠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所规定的特别身份,而无法亲自实施的行为,而利用有此身份的人来实施的情形。

这些类型展示了间接正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行为人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情境利用他人实施犯罪,而自己则独立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
  •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法则,叫做“吸引力法则”。 即是同属性、同领域的人或物之间会相互吸引,相互影响。 易经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你是谁,就会被谁所吸引;你与什么样的人接触,也会变成同样的存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论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 说的就是不同志趣的人,无法
  • 贵州省正安县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为确保人民法院对生效法律文书的顺利执行,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安县人民法院决定将失信被执行人予以曝光。被纳入失信名单的人员,在以下消费方面会有所限制:(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
  • 近日,胖东来商贸集团拟招聘刑释人员一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8月14日晚间,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胖东来对刑释人员的面试题。试题有三项,分别是对违反法律的反思总结;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价值;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其中,对违反法律的反思总结方面,试题要刑释人员思考分析犯错的原因,要思考正确
  • 央视网消息:现在,各地的城市公园正在成为市民、游客消暑纳凉的热门选择。在辽宁沈阳,部分公园推出特色活动,让大家不仅能纳凉,还拉动了夏日消费,让“避暑经济”成为城市活力新亮点。走进沈阳市北陵公园,连片荷花亭亭玉立。湖心舞台上,皮影戏+戏曲表演,正在讲述荷花仙子与书生的古老传说,创新的演绎方式吸引了众多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这份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